【院感名词解释及简答题】医院感染(简称院感)是医疗过程中因各种因素导致的患者或医务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应对院感问题,以下对相关术语进行解释,并结合常见简答题进行总结。
一、院感相关名词解释
序号 | 名词 | 解释 |
1 | 医院感染 | 指患者在住院期间或在医疗机构接受诊疗过程中获得的感染,不包括入院时已存在的感染或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 |
2 | 医疗机构感染 | 泛指在医疗机构中发生的各类感染,包括患者、医务人员和访客可能受到的感染。 |
3 | 病原体 | 引起感染的微生物,如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 |
4 | 传播途径 | 感染病原体从传染源到易感宿主之间的传播方式,如空气传播、接触传播、飞沫传播等。 |
5 | 易感人群 | 对某种病原体缺乏免疫力的人群,如老年人、儿童、免疫力低下者等。 |
6 | 消毒 | 使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杀灭或清除环境中病原微生物的过程。 |
7 | 灭菌 | 杀灭所有微生物(包括芽孢)的过程,通常用于医疗器械和手术器械。 |
8 | 手卫生 | 医务人员在接触患者前后、进行无菌操作前后的清洁手部行为,是预防院感的重要措施。 |
9 | 隔离措施 | 为防止感染传播而采取的防护手段,如接触隔离、飞沫隔离、空气隔离等。 |
10 | 医疗废物 | 医疗活动中产生的具有潜在感染性、毒性或其他危害性的废弃物,需按规范处理。 |
二、常见简答题及答案
1. 什么是医院感染?如何判断是否为医院感染?
答:医院感染是指患者在住院期间或在医疗机构接受诊疗过程中获得的感染。判断标准包括:感染发生时间在入院后48小时以上;感染与入院时的情况无关;且排除已存在的潜伏期感染。
2. 医院感染的主要传播途径有哪些?
答:主要包括接触传播、空气传播、飞沫传播、血液/体液传播以及医源性传播(如使用污染的器械或药物)。
3. 为什么手卫生是预防医院感染的关键措施?
答:手是病原体传播的主要媒介,尤其是在接触患者、医疗器械或环境表面后,手部未清洁容易将病原体带入下一个接触对象体内,因此加强手卫生可有效减少交叉感染的发生。
4. 如何区分消毒和灭菌?
答:消毒是指杀灭或清除病原微生物,但不一定能杀死所有微生物(如芽孢);灭菌则是彻底杀灭所有微生物,包括芽孢,常用于手术器械和高风险物品的处理。
5. 医院感染防控中,哪些人群属于高风险人群?
答:包括免疫功能低下者、老年人、新生儿、术后患者、长期住院患者以及使用侵入性治疗设备的患者等。
6. 医疗废物如何分类管理?
答:医疗废物分为感染性废物、损伤性废物、化学性废物、放射性废物和生活垃圾,应按照国家规定进行分类收集、储存、转运和处理,避免环境污染和疾病传播。
7. 医院感染暴发的定义是什么?
答:指在短时间内(如一周内),某医院或某一科室出现多例相同或相似的感染病例,经调查确认为同一感染源引起的聚集性感染。
8. 医务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如何做好院感防控?
答:应严格遵守手卫生规范、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如口罩、手套、防护服)、保持环境清洁、合理使用抗生素、及时报告感染事件等。
三、总结
医院感染是影响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的重要问题,需要通过科学的管理、严格的防控措施和持续的教育培训来加以控制。理解相关术语、掌握基本防控知识,有助于提升医务人员的院感意识和应对能力,从而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以上就是【院感名词解释及简答题】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