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全面是指什么和什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在2020年实现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这一目标不仅强调经济的发展,更注重社会的全面进步与人民生活质量的提升。其中,“全面”一词具有深刻的内涵,是理解这一战略目标的关键。
一、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全面”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 发展领域的全面性:即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大建设齐头并进,不能偏废。
2. 受益人群的全面性:即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不能有人掉队。
这两个“全面”共同构成了“全面小康”的核心理念,体现了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对公平与发展的高度重视。
二、表格展示
概念 | 内容说明 |
全面性之一:发展领域的全面性 | 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个方面,要求各领域协调发展,不能只重经济而忽视其他领域。 |
全面性之二:受益人群的全面性 | 强调所有人民都能享受到发展成果,特别是贫困人口、农村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确保没有一个人被落下。 |
三、补充说明
“全面”不仅是数量上的覆盖,更是质量上的提升。它意味着不仅要让人民生活富裕,还要让人民享有更好的教育、医疗、养老、环境等公共服务,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在实践中,“全面小康”通过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建设等一系列政策逐步推进,最终实现了历史性跨越。
结语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全面”,是对发展理念的深刻体现,也是对人民福祉的庄严承诺。只有坚持全面发展的理念,才能真正实现国家的繁荣与社会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