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载谁堪伯仲间什么意思】“千载谁堪伯仲间”是一句出自南宋诗人陆游的《书愤》中的诗句,全诗为:
>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抒发了自己壮志未酬、怀才不遇的感慨。
一、字面意思解析
- 千载:千年,指时间久远。
- 谁堪:谁能比得上。
- 伯仲间:伯和仲是古代兄弟排行中的老大和老二,后用来比喻人与人之间的高下、优劣。
整句的意思是:“千年之后,还有谁能和诸葛亮相提并论呢?”
二、深层含义
1. 表达敬仰:陆游通过此句表达了对诸葛亮的敬仰之情,认为他是历史上少有的杰出人物。
2. 抒发感慨:诗人借此感叹自己虽有抱负,却未能像诸葛亮那样建功立业,只能空留遗憾。
3. 历史评价:也反映出作者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标准,强调德才兼备、忠诚报国的重要性。
三、总结对比
项目 | 内容说明 |
出处 | 南宋·陆游《书愤》 |
字面意思 | 千年之后,谁还能和诸葛亮相提并论? |
深层含义 | 表达对诸葛亮的敬仰,同时抒发自己怀才不遇、壮志未酬的感慨。 |
历史背景 | 陆游生活在南宋,国家积弱,他渴望收复失地,但始终未能实现理想。 |
人物形象 | 诸葛亮被塑造成忠臣良将的典范,代表智慧与忠诚。 |
现代意义 | 鼓励人们要有远大志向,并珍惜当下的机会,努力实现自我价值。 |
四、结语
“千载谁堪伯仲间”不仅是一句诗,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它提醒我们,在历史长河中,真正能被人铭记的,往往是那些心怀天下、鞠躬尽瘁的人。而我们也应以此为鉴,努力在自己的时代中留下值得称道的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