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之涣的涣的笔顺】“王之涣”是唐代著名诗人,他的代表作《登鹳雀楼》广为流传,其中“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更是千古名句。而“涣”字,是“王之涣”中的第三个字,其书写方式也值得我们关注。
在汉字书写中,了解每个字的笔顺不仅有助于规范书写,还能提升书法水平。下面我们将对“涣”字的笔顺进行详细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呈现,便于查阅和学习。
一、涣字笔顺总结
“涣”字共有13画,结构为左右结构,左边是“氵”(三点水),右边是“奂”。书写时应按照正确的顺序进行,以保证字形美观、结构合理。
具体笔顺如下:
1. 点(左上)
2. 横折提
3. 横
4. 竖
5. 横折
6. 横
7. 横
8. 竖
9. 横折
10. 横
11. 竖
12. 横
13. 点(右下)
二、涣字笔顺表
序号 | 笔画 | 笔形 | 说明 |
1 | 丶 | 点 | 左上方向点 |
2 | ㇇ | 横折提 | 向右上方提笔 |
3 | 一 | 横 | 向右平直写 |
4 | 丨 | 竖 | 向下垂直写 |
5 | 𠃍 | 横折 | 向右再向下折 |
6 | 一 | 横 | 向右平直写 |
7 | 一 | 横 | 向右平直写 |
8 | 丨 | 竖 | 向下垂直写 |
9 | 𠃍 | 横折 | 向右再向下折 |
10 | 一 | 横 | 向右平直写 |
11 | 丨 | 竖 | 向下垂直写 |
12 | 一 | 横 | 向右平直写 |
13 | 丶 | 点 | 右下方点 |
三、小结
“涣”字作为“王之涣”中的一个字,虽然不是常用字,但其笔顺较为复杂,需要注意左右结构的平衡与笔画之间的衔接。掌握正确的笔顺,不仅能提高书写质量,也有助于理解汉字的构造规律。
通过上述表格和总结,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涣”字的书写步骤,适合初学者练习,也可作为书法爱好者的参考资料。
以上就是【王之涣的涣的笔顺】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