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武传文言知识归纳】《苏武传》是《汉书·李广苏建传》中的一篇,主要记述了西汉时期使者苏武出使匈奴被扣留十九年,始终不屈服于匈奴的威逼利诱,最终返回汉朝的事迹。文章语言凝练,内容丰富,是学习文言文的重要篇目。以下是对《苏武传》中涉及的文言知识进行系统归纳整理。
一、通假字
| 通假字 | 本字 | 释义 | 
| 亡 | 无 | 没有 | 
| 旃 | 箪 | 毛织品 | 
| 与 | 予 | 给予 | 
| 贷 | 借 | 借给 | 
| 阴 | 音 | 阴谋 | 
| 信 | 伸 | 伸展 | 
二、古今异义词
| 古今异义词 | 古义 | 今义 | 
| 丈人 | 对长辈的尊称 | 岳父 | 
| 会 | 正好、恰巧 | 会议 | 
| 行 | 行动、行为 | 行列 | 
| 适 | 刚好、恰好 | 适合 | 
| 委 | 放弃、舍弃 | 委托 | 
三、一词多义
| 词语 | 义项 | 例句及解释 | 
| 使 | 出使 | “单于使陵至海上”(派) | 
| 使 | 使者 | “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使者) | 
| 为 | 是 | “为降虏于蛮夷”(成为) | 
| 为 | 替、给 | “为汉家除残去秽”(替) | 
| 以 | 用 | “以状语武”(用……来告诉) | 
| 以 | 因为 | “以汉武帝之盛”(因为) | 
| 与 | 和 | “与之俱去”(和) | 
| 与 | 给予 | “与之酒”(给予) | 
四、词类活用
| 词语 | 活用类型 | 释义 | 
| 剑 | 名词作动词 | 用剑杀 | 
| 食 | 动词作名词 | 给……吃 | 
| 面 | 名词作动词 | 面对 | 
| 乳 | 名词作动词 | 喂奶 | 
| 亡 | 动词作使动 | 使……逃亡 | 
五、特殊句式
| 句式类型 | 例句 | 说明 | 
| 宾语前置 | “何以汝为见?” | “以汝为”应为“以何汝为”,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 | 
| 被动句 | “见犯乃死,重负国” | “见”表被动 | 
| 状语后置 | “以状语武” | “以状”是介词结构后置 | 
| 判断句 | “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 “也”表判断 | 
| 省略句 | “与之俱去” | 省略主语“苏武” | 
六、重点实词积累
| 实词 | 释义 | 
| 节 | 旌节,象征国家权威的信物 | 
| 羝 | 公羊 | 
| 雪 | 下雪 | 
| 汗 | 流汗 | 
| 酒 | 酒液 | 
| 惠 | 恩惠 | 
| 罪 | 罪过 | 
| 令 | 县令 | 
| 会 | 会见 | 
| 信 | 信用、诚信 | 
七、文化常识补充
- 节:古代外交使节所持的信物,象征国家尊严。
- 羝:公羊,常用来比喻孤独或无妻之人。
- 单于:匈奴君主的称号。
- 汉武帝:西汉第六位皇帝,开疆拓土,对外扩张。
- 李陵:汉将,投降匈奴,后被苏武劝说未果。
- 卫律:匈奴降将,曾劝降苏武。
八、总结
《苏武传》不仅是历史人物传记,更是一篇具有深刻思想性和文学价值的文言文作品。通过对其文言知识的梳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古文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方式,同时也能增强对人物精神品质的认识。掌握这些文言知识点,有助于提升文言阅读能力,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如需进一步分析文章中的修辞手法、人物形象或思想内涵,也可继续深入探讨。
以上就是【苏武传文言知识归纳】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