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鞠躬尽瘁是什么意思】“鞠躬尽瘁”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一个人竭尽全力、辛勤工作,直至耗尽全部精力。这个成语源于古代文人对忠诚与奉献精神的赞美,具有浓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
一、成语释义
词语 | 含义 |
鞠躬 | 指恭敬地行礼,表示尊重或敬意。 |
尽瘁 | 意思是竭尽心力,劳累至极。 |
整体含义:
“鞠躬尽瘁”原指恭敬地行礼并竭尽心力,后引申为忠于职守、勤奋努力,直到身心俱疲,甚至耗尽生命。
二、出处与演变
出处 | 内容 |
《后汉书·马援传》 | “臣不自量,欲以身殉国家,鞠躬尽力,死而后已。” |
诸葛亮《后出师表》 | “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
演变说明:
该成语最早见于《后汉书》,后被诸葛亮在《后出师表》中引用,成为表达忠诚与奉献的经典语句。
三、用法与示例
使用场景 | 示例句子 |
表达敬业精神 | 他在岗位上鞠躬尽瘁,赢得了同事的尊敬。 |
赞美奉献精神 | 这位老师几十年如一日,鞠躬尽瘁地培养下一代。 |
描述牺牲精神 | 他为了国家事业鞠躬尽瘁,最终英年早逝。 |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别 | 词语 |
近义词 | 兢兢业业、尽心尽力、全力以赴 |
反义词 | 悠哉游哉、敷衍了事、得过且过 |
五、总结
“鞠躬尽瘁”不仅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精神象征。它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的忠诚、敬业与奉献。无论是在职场、家庭还是社会中,这种精神都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
结语:
“鞠躬尽瘁”虽源自古文,但其精神在今天依然具有现实意义。它提醒我们,在面对责任与使命时,应以最大的热情和努力去完成,做到无愧于心、无愧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