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尸位素餐的释义】“尸位素餐”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尚书·五子之歌》:“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尸位素餐,以德不修。”原意是指官员占着职位却不做事,只拿俸禄而不尽职责,形容人庸碌无为、不务正业。
在现代语境中,“尸位素餐”多用于批评那些身居要职却无所作为、不负责任的人,强调责任感与使命感的重要性。该成语常用于正式或半正式场合,具有较强的批评性和警示性。
一、
“尸位素餐”是一个带有贬义色彩的成语,用来形容那些占据职位却不履行职责、只享受待遇而无所作为的人。其核心含义是“占着位置不干事”,强调的是对职责的忽视和对权力的滥用。此成语常用于批评官僚主义、懒政怠政等现象,提醒人们应尽职尽责、有所作为。
二、表格形式展示
词语 | 尸位素餐 |
拼音 | shī wèi sù cān |
出处 | 《尚书·五子之歌》 |
释义 | 占据职位而不做事,只拿俸禄而不尽职责 |
用法 | 多用于批评不作为、懒政的行为 |
色彩 | 贬义 |
现代用法 | 批评官僚主义、庸碌无为的现象 |
近义词 | 饱食终日、无所事事、尸位其间 |
反义词 | 勤勉敬业、恪尽职守、尽职尽责 |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尸位素餐”不仅是对个人行为的批评,也是对社会风气的一种反思。它提醒我们,在任何岗位上都应尽心尽力,避免成为“尸位素餐”的人。
以上就是【尸位素餐的释义】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