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文 > 精选范文 >

二级建造师《建设工程法规》知识点法的形式

2025-09-10 22:56:15

问题描述:

二级建造师《建设工程法规》知识点法的形式,求路过的大神指点,急!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10 22:56:15

二级建造师《建设工程法规》知识点法的形式】在二级建造师考试中,《建设工程法规》是重点科目之一,其中“法的形式”是基础且重要的知识点。理解法的形式有助于考生掌握法律体系的结构和适用范围,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一、

在我国法律体系中,“法的形式”是指法律规范的外在表现形式,即法律的制定机关、效力等级和适用范围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我国的法律形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宪法:国家根本大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2. 法律: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如《建筑法》《招标投标法》等。

3. 行政法规:由国务院制定,如《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

4. 地方性法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设区的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

5. 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民族自治地方根据本地区特点制定。

6. 规章:包括国务院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

7. 国际条约:经全国人大批准后,具有国内法律效力。

不同形式的法律具有不同的效力层级,在实际应用中应按照效力高低依次适用。

二、表格展示

法的形式 制定机关 效力等级 举例说明
宪法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最高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法律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建筑法》《招标投标法》
行政法规 国务院 较高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
地方性法规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会 《北京市建设工程管理条例》
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民族自治地方人大 《内蒙古自治区建设工程管理条例》
规章 国务院部门、地方政府 《注册建造师管理规定》
国际条约 经全国人大批准 与法律同级 《伯尔尼公约》(涉及版权)

三、注意事项

- 在考试中,需注意区分“法律”与“行政法规”的区别,前者由人大制定,后者由国务院制定。

- “地方性法规”不得与上位法相抵触,否则无效。

- “规章”虽效力较低,但在具体项目实施中仍具指导意义。

通过以上内容的学习,可以系统掌握《建设工程法规》中“法的形式”这一知识点,为顺利通过二级建造师考试奠定坚实基础。

以上就是【二级建造师《建设工程法规》知识点法的形式】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