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文 > 精选范文 >

滑天下之大稽典故

2025-09-10 19:19:11

问题描述:

滑天下之大稽典故,真的撑不住了,求给个答案吧!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10 19:19:11

滑天下之大稽典故】“滑天下之大稽”是一个源自古代的成语,常用来形容荒谬、不合情理的事情。这个成语背后有一个有趣的历史典故,不仅反映了古代社会的某些现象,也展现了语言文化的演变过程。

一、典故来源

“滑天下之大稽”最早出自《汉书·东方朔传》。据记载,西汉时期有一位名叫东方朔的大臣,他以机智幽默著称。有一次,汉武帝设宴款待群臣,席间有人提议让大臣们即兴赋诗,以示才学。东方朔见状,便故意吟诵了一首荒诞不经的诗,内容毫无章法,令人啼笑皆非。汉武帝听后大怒,责问他为何如此胡闹。东方朔则回答说:“臣所言者,乃‘滑天下之大稽’也。”意思是说,自己所说的内容是“天下最大的笑话”,意在讽刺当时朝政的混乱与无序。

后来,“滑天下之大稽”逐渐演变为一个成语,用来形容那些荒唐可笑、不合常理的事情。

二、成语含义与用法

词语 含义 用法举例
滑天下之大稽 形容荒谬、不合常理的事情 “他的行为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出处 《汉书·东方朔传》 用于文学或历史背景中说明出处
用法 多用于口语或书面语中,带有讽刺意味 “这种做法简直滑天下之大稽!”
情感色彩 贬义 表达对荒谬行为的不满或嘲笑

三、现代使用情况

在现代汉语中,“滑天下之大稽”仍然被广泛使用,尤其是在网络语言和日常对话中。它常用于批评某些不合理、荒唐的行为或言论。例如:

- 网络上有人发布了一些明显错误的信息,评论区中常出现“这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 在新闻报道中,有时也会用这个词来形容某些令人难以置信的事件。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滑天下之大稽”具有一定的讽刺意味,但在正式场合中应谨慎使用,以免显得不够尊重。

四、总结

“滑天下之大稽”这一成语源于古代历史,最初是用来讽刺时政的,后来演变为一个常见的表达方式,用于描述荒谬可笑的事情。它不仅体现了语言的文化底蕴,也反映了人们对不合理现象的批判态度。

项目 内容
成语名称 滑天下之大稽
出处 《汉书·东方朔传》
含义 形容荒谬、不合常理的事情
用法 带有讽刺意味,多用于口语或网络语境
情感色彩 贬义
现代使用 广泛用于批评不合理的现象或行为

通过了解“滑天下之大稽”的典故和用法,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一成语的内涵,并在实际生活中恰当使用。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