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文 > 精选范文 >

合同可撤销的几种情形

2025-09-09 10:52:54

问题描述:

合同可撤销的几种情形,在线等,求秒回,真的很急!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09 10:52:54

合同可撤销的几种情形】在合同法律关系中,合同一旦签订,通常具有法律约束力。但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合同可能因存在瑕疵而被撤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合同可撤销的情形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本文将对这些情形进行简要总结,并以表格形式清晰展示。

一、合同可撤销的情形总结

1. 因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

当一方当事人因对合同内容存在重大误解而作出意思表示时,该合同可以被撤销。例如,对合同标的物的性质、数量、价格等关键信息产生错误认识。

2. 显失公平的合同

合同双方在订立合同时,权利义务明显不对等,导致一方承担过重义务或获得不合理利益,且这种不公平是基于一方利用对方的急迫需要、缺乏经验等情况造成的。

3. 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合同

若一方通过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等方式误导对方,使其在非自愿状态下签订合同,则受欺诈方有权请求撤销合同。

4. 一方以胁迫手段迫使对方订立合同

通过威胁、恐吓或其他方式使对方在精神压力下作出违背真实意愿的意思表示,属于可撤销的情形之一。

5. 乘人之危订立的合同

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难处境(如经济困难、疾病等)而与之订立合同,使对方不得不接受不利条款,该合同可被撤销。

6. 无权代理或越权代理订立的合同

如果代理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限或代理权终止后仍以被代理人名义订立合同,且未经被代理人追认,该合同可被撤销。

7.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

虽然这类合同通常被认定为无效,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果仅涉及程序违法而非实质违法,也可能被撤销。

二、合同可撤销情形一览表

序号 可撤销情形 法律依据 说明
1 因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 《民法典》第147条 一方对合同内容有重大误解,导致意思表示不真实
2 显失公平的合同 《民法典》第151条 权利义务严重不平衡,一方获益明显超出合理范围
3 欺诈订立的合同 《民法典》第148条 一方故意隐瞒事实或提供虚假信息,诱使对方签约
4 胁迫订立的合同 《民法典》第149条 通过威胁、恐吓等手段迫使对方签约
5 乘人之危订立的合同 《民法典》第150条 利用对方的困境签订明显不利的合同
6 无权代理或越权代理 《民法典》第171条 代理人无权代理或超越权限,未经追认
7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 《民法典》第153条 合同内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三、结语

合同可撤销制度旨在保护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防止因意思表示不真实或权利义务严重失衡而导致的不公平结果。在实际操作中,当事人应谨慎对待合同签订过程,避免因疏忽或外部干扰而陷入不利局面。如发现合同存在可撤销情形,应及时行使撤销权,维护自身权益。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