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文 > 精选范文 >

什么是破窗效应

2025-09-09 09:03:12

问题描述:

什么是破窗效应,急!求解答,求此刻有回应!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09 09:03:12

什么是破窗效应】“破窗效应”是一个在社会学、心理学和管理学中广泛讨论的概念,最早由美国政治学家詹姆斯·Q·威尔逊(James Q. Wilson)和乔治·凯林(George Kelling)在1982年提出。该理论认为,如果一个环境中存在明显的不良现象(如窗户被打破而未及时修复),会引发更多人效仿破坏行为,最终导致环境进一步恶化。

简而言之,“破窗效应”强调的是:小问题不加以处理,会导致大问题的出现。

一、

破窗效应是一种社会心理现象,指的是当一个环境中的小问题或不良行为没有得到及时纠正时,会引发更多的类似行为,进而导致整体环境的恶化。它常用于解释城市治安、企业管理、学校纪律等领域的现象。

该理论的核心观点是:秩序与混乱之间有一条临界线,一旦越过这条线,混乱就会迅速蔓延。

二、表格展示

项目 内容
概念名称 破窗效应
提出者 詹姆斯·Q·威尔逊、乔治·凯林
提出时间 1982年
核心思想 小问题不解决,会引发更多问题,导致环境恶化
应用场景 城市治安、企业管理、学校管理、社区治理等
典型例子 一个房子的窗户被打碎,若不修理,其他人也会打破其他窗户
理论影响 推动了“零容忍”政策的实施,强调维护秩序的重要性
现实意义 提醒人们重视细节管理,防止小问题演变成大问题

三、实际应用举例

- 城市治理:街道上乱扔垃圾,若无人清理,会吸引更多人效仿,最终导致环境脏乱差。

- 企业管理:员工迟到早退,若管理者不加制止,可能导致整个团队纪律涣散。

- 校园管理:学生在教室涂鸦,若不及时处理,可能引发更多破坏行为。

四、结语

“破窗效应”提醒我们,每一个细节都可能成为问题的起点。无论是个人生活还是组织管理,都需要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避免小错酿成大祸。保持良好的秩序,是维护整体环境的关键。

以上就是【什么是破窗效应】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