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室金匮的意思】“石室金匮”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保存重要文献、典籍或珍贵资料的场所。这个词语源自古代对国家档案、典籍的重视,体现了古人对历史、文化传承的高度关注。
一、成语含义总结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石室金匮 |
拼音 | shí shì jīn guì |
出处 | 《史记·太史公自序》:“藏之于石室,秘之于金匮。” |
含义 | 原指用石砌的房间和金属制成的柜子,用来存放重要的文书、典籍或国家机密。现多比喻保存珍贵资料或重要信息的场所。 |
用法 | 多用于书面语,强调对重要文献的保护与珍视。 |
近义词 | 金匮石室、藏书楼、典籍库 |
反义词 | 散佚、遗失、损毁 |
二、成语来源与演变
“石室金匮”最早见于《史记·太史公自序》,司马迁在自述中提到:“藏之于石室,秘之于金匮。”这里的“石室”指的是用石头建造的房间,而“金匮”则是用金属制成的箱子。古人认为这些材料坚固耐用,适合存放重要文献,避免受潮、虫蛀或人为破坏。
随着历史的发展,“石室金匮”逐渐成为象征国家典籍、历史记录的重要符号。在历代王朝中,都设有专门的机构来管理这些“金匮石室”,如汉代的“太史令”、唐代的“秘书省”等,都是负责整理、保管国家文献的部门。
三、现代意义与使用场景
在现代社会,“石室金匮”虽然不再指具体的建筑结构,但其象征意义依然存在。它常被用来形容:
- 图书馆、档案馆等保存重要资料的机构;
- 对文化遗产、历史文献的保护意识;
- 企业或个人对重要数据、文件的妥善保存。
此外,在文学作品或历史题材的影视剧中,也常出现“石室金匮”的描写,以增强历史感和文化氛围。
四、结语
“石室金匮”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文化象征,代表着对知识、历史和文化的尊重与守护。在今天,我们更应重视对重要信息的保存与传承,让文明得以延续。
以上就是【石室金匮的意思】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