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巢之下安有完卵是什么意思】“覆巢之下,安有完卵”是一句源自中国古代的成语,常用来形容在整体遭到毁灭的情况下,个体也难以幸免。这句话出自《世说新语·言语》:“孔融被收,中外惶怖。时年七岁,客问其父曰:‘何不以告之?’答曰:‘恐祸及人,故不敢言。’后遂见杀。时人皆叹曰:‘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字面意思是:鸟巢被打翻了,里面的蛋还能完好无损吗?比喻在大环境或整体遭受破坏时,个体很难独善其身。这句话强调了事物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以及整体与个体之间不可分割的联系。
它常用于描述社会动荡、政治变局、企业倒闭、家族衰落等情况下,个人或小团体无法单独保全自身的情景。在现代语境中,也可用于提醒人们关注大局,避免盲目乐观或侥幸心理。
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
出处 | 《世说新语·言语》 |
字面意思 | 鸟巢被打翻,蛋还能完整吗? |
比喻意义 | 整体受损,个体难保;事物相互依存 |
使用场景 | 社会动荡、政治变局、家族衰落、企业危机等 |
现代用法 | 提醒关注大局,避免侥幸心理 |
延伸含义 | 强调集体命运与个人命运紧密相连 |
常见搭配 |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覆巢之下,岂有完卵?” |
结语: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不仅是一个历史典故,更是一种深刻的人生哲理。它提醒我们,在面对重大变局时,不能只顾个人利益,而应关注整体的生存与发展。无论是家庭、组织还是国家,只有在稳定的大环境下,个体才能真正获得保障和发展空间。
以上就是【覆巢之下安有完卵是什么意思】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