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文 > 精选范文 >

色而不淫哀而不伤出处

2025-09-04 19:06:52

问题描述:

色而不淫哀而不伤出处,急到抓头发,求解答!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04 19:06:52

色而不淫哀而不伤出处】一、

“色而不淫,哀而不伤”这一说法源自《诗经·关雎》的评论,最早由孔子在《论语·八佾》中提出。这句话用来形容诗歌情感表达得当,既不过分艳丽,也不过于悲伤,体现了儒家提倡的“中和之美”。其核心思想是强调情感的适度与节制,主张以理性驾驭情绪,达到一种和谐、含蓄的艺术境界。

在后世文学批评中,“色而不淫,哀而不伤”被广泛用于评价诗歌、文学作品的情感表达方式,成为衡量艺术美感的重要标准之一。它不仅反映了古代文人对情感表达的审美追求,也体现了儒家文化中“礼”的精神内核。

二、表格展示

项目 内容
原文出处 《论语·八佾》:“《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作者/提出者 孔子(通过《论语》记载)
出处篇目 《诗经·关雎》
原句含义 指《关雎》这首诗虽然表达了爱情(“乐”),但不沉溺于情欲(“不淫”);虽然有哀思(“哀”),但不陷入悲伤(“不伤”)。
引申意义 强调情感表达要适度,避免极端,体现儒家“中和”的美学观念。
后世影响 成为文学批评的重要标准,常用于评价诗词、文章的情感表达方式。
文化内涵 反映了中国古代文人对情感节制与艺术美的追求,具有深厚的文化价值。

三、结语

“色而不淫,哀而不伤”不仅是对《诗经》中一首诗的评价,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情感表达方式的一种理想化描述。它倡导的是一种理性与感性的平衡,体现了中华文化中“温柔敦厚”的审美趣味。在今天,这一理念依然对文学创作和艺术欣赏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以上就是【色而不淫哀而不伤出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