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文 > 精选范文 >

博学之审问之出自哪里

2025-09-01 06:14:36

问题描述:

博学之审问之出自哪里,卡了三天了,求给个解决办法!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01 06:14:36

博学之审问之出自哪里】“博学之,审问之”这句话出自《礼记·中庸》。这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之一,是孔子及其弟子言论的汇编,内容涉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理念。其中,“博学之,审问之”是《中庸》中关于学习方法的重要论述,强调了广泛学习和深入思考的重要性。

一、原文出处

《中庸》是《礼记》中的一篇,相传为孔子的孙子子思所作。其核心思想在于强调“中庸之道”,即不偏不倚、恰到好处的行为与思维方式。在《中庸》第二十章中,有如下一段话:

>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这段话被后人称为“五知”或“五步学习法”,是古代学者进行知识积累与思维训练的重要指导原则。

二、逐句解析

原文 解释
博学之 广泛地学习各种知识,拓展视野,丰富内涵。
审问之 认真地提问,深入地探讨,不轻易接受表面信息。
慎思之 仔细地思考,理性分析,避免盲从和轻率判断。
明辨之 清晰地辨别是非、真假、善恶,提升判断力。
笃行之 坚定地实践,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

三、现代意义

“博学之,审问之”不仅是古代学者的学习方法,也对现代人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 博学:鼓励人们不断学习新知识,拓宽认知边界。

- 审问:强调批判性思维,不盲信、不轻信,善于质疑和追问。

- 这种学习方式有助于培养独立思考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总结

“博学之,审问之”出自《礼记·中庸》,是古代儒家提倡的一种系统化学习方法。它强调学习应从广度和深度两个方面入手,注重知识的积累、问题的探究、思维的训练以及实践的应用。这种思想不仅适用于古代学者,也对当代教育和个人成长具有重要指导价值。

项目 内容
出处 《礼记·中庸》
原文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含义 学习应注重广度与深度,强调思考与实践
现代意义 鼓励终身学习、批判性思维与实践应用

以上就是【博学之审问之出自哪里】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