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文 > 精选范文 >

明火执仗的成语典故

2025-08-26 07:59:02

问题描述:

明火执仗的成语典故,麻烦给回复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8-26 07:59:02

明火执仗的成语典故】“明火执仗”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形容公开、大胆地进行某种行为,多用于指强盗或歹徒在光天化日之下公然行凶、抢劫等。这个成语源于古代的历史事件,具有浓厚的文学色彩和历史背景。

一、成语释义

明火执仗:字面意思是“点燃火把,手持武器”,比喻公开、肆无忌惮地做坏事,常用于形容恶势力在大白天里横行霸道的行为。

二、出处与典故

“明火执仗”最早出自《水浒传》。在《水浒传》中,梁山好汉们常常以“明火执仗”的方式劫富济贫,虽然他们被官府视为盗贼,但在民间却受到尊敬。后来,“明火执仗”逐渐演变为一个贬义词,用来形容那些胆大妄为、不顾法纪的恶人。

此外,在《三国演义》中也有类似的情节,如曹操在战乱时期曾多次率军“明火执仗”地攻城略地,表现出极强的军事侵略性。

三、使用场景

- 文学作品:常用于描写强盗、匪徒或反派角色的嚣张行为。

- 日常用语:可用于批评某些人行为张扬、不守规矩。

- 新闻报道:有时用于描述犯罪团伙在公开场合作案。

四、总结对比表

项目 内容
成语名称 明火执仗
拼音 míng huǒ zhí zhàng
出处 《水浒传》、《三国演义》等古典文学作品
本义 点燃火把,手持武器,比喻公开行事
引申义 公开、大胆地做坏事,多用于贬义
使用场景 文学描写、新闻报道、日常批评
近义词 明目张胆、胆大妄为
反义词 谨小慎微、隐秘行事
常见搭配 明火执仗抢劫、明火执仗闯入

五、结语

“明火执仗”这一成语不仅体现了古代社会的治安状况,也反映了人们对于正义与邪恶的道德判断。如今,它更多地被用于批评那些无视法律、公然作恶的行为。了解其背后的历史典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汉语文化的深厚底蕴。

以上就是【明火执仗的成语典故】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