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铁矿的化学式】黄铁矿是一种常见的硫化物矿物,广泛存在于地壳中,尤其在沉积岩和变质岩中较为常见。它因其金属光泽和黄铜色的外观而被误认为是黄金,因此也被称为“愚人金”。尽管名称中带有“铁”字,但黄铁矿的主要成分并不是纯铁,而是由铁和硫组成。
黄铁矿的化学式为 FeS₂,即二硫化铁。它是由一个铁原子与两个硫原子组成的化合物。这种结构使得黄铁矿具有较高的硬度和较强的抗风化能力。
黄铁矿的基本性质总结
项目 | 内容 |
化学式 | FeS₂ |
矿物类别 | 硫化物 |
颜色 | 铜黄色、浅黄或暗黄 |
光泽 | 金属光泽 |
硬度 | 6–6.5(莫氏硬度) |
密度 | 4.9–5.2 g/cm³ |
晶系 | 立方晶系 |
常见产地 | 中国、美国、俄罗斯、澳大利亚等 |
用途 | 用于提取硫和制造硫酸,也可作为装饰石 |
总结
黄铁矿的化学式为 FeS₂,是一种重要的硫化物矿物。虽然其名字中含有“铁”,但它主要由铁和硫构成,而非纯铁。由于其外观与黄金相似,常被误认为是贵金属,但在工业上具有重要价值。了解其化学组成和物理性质有助于更好地识别和利用这一矿物资源。
以上就是【黄铁矿的化学式】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