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优美散文】五月的风,带着湿润的泥土气息,轻轻拂过窗前的艾草。空气中弥漫着粽叶的清香,那是端午的味道,是岁月沉淀下来的温柔记忆。
小时候,每逢端午,母亲总会早早起床,把糯米、红枣和咸肉准备好,用竹叶包成一个个小小的三角形。她手巧地将叶子卷成筒状,再用细绳系紧,动作娴熟得仿佛在编织一个古老的梦。那时的我,总爱蹲在灶台边,看锅里蒸腾起白雾,听着水沸腾的声音,心里满是对粽子的期待。
如今,城市里的端午不再像从前那样热闹,高楼林立,车水马龙,但那份对传统的怀念却从未淡去。每到这一天,街角的小摊上依旧飘着粽香,老人们坐在门前,一边剥着粽子,一边讲着屈原的故事。他们说,端午不只是吃粽子,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是心灵深处对忠贞与坚韧的敬仰。
站在窗前,望着远处的青山,忽然想起那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的诗篇,在岁月中回响,而端午,便是我们与历史对话的桥梁。它不只是一场节日,更是一种精神的延续。
在这个喧嚣的时代,或许我们更需要这样的节日,提醒自己不要忘记来时的路,不要迷失在快节奏的生活里。端午节,是思念,是回忆,更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夜色渐深,窗外的月光洒在青石板上,仿佛为这个古老的日子披上了一层温柔的纱。我轻轻合上书页,心中默念:愿每一个端午,都能带来一份宁静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