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PPP综合信息平台系统项目信息录入填报说明V2201711】为规范和统一全国PPP(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综合信息平台中各类项目的数据录入与填报流程,确保信息的完整性、准确性与可追溯性,现对《全国PPP综合信息平台系统项目信息录入填报说明》进行更新与优化。本版本为V2201711,适用于各级财政部门及相关项目实施单位在系统中进行项目信息的申报与管理。
一、填报目的
通过系统化、标准化的信息录入方式,实现对PPP项目全生命周期的数据管理,提升项目透明度与监管效率。同时,为政策制定、资金安排、绩效评估等提供数据支撑。
二、适用范围
本填报说明适用于以下类型的PPP项目:
- 新建项目
- 改扩建项目
- 转运营项目
- 已落地项目信息补录
所有纳入全国PPP综合信息平台管理的项目均需按照本说明完成信息录入。
三、填报内容概述
项目信息录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基础信息
包括项目名称、项目编号、所属地区、项目类型、项目阶段(如筹备、建设、运营等)、项目发起方、合作模式(如BOT、BOO、TOT等)等基本信息。
2. 合作方信息
涉及政府方和社会资本方的基本信息,包括单位名称、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联系人及联系方式等。
3. 项目概况
详细描述项目背景、建设内容、投资规模、预计工期、资金来源、融资结构、回报机制等关键要素。
4. 法律文件
上传相关法律文件,如项目合同、可行性研究报告、实施方案、物有所值评价报告、财政承受能力论证报告等。
5. 进展情况
记录项目当前所处阶段及进展情况,包括立项审批、招标采购、合同签订、开工时间、完工时间、运营启动时间等。
6. 绩效目标与指标
明确项目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等方面的目标,并设定可量化的绩效指标。
四、填报要求
1. 真实性原则:所有填报信息必须真实、准确,不得弄虚作假。
2. 完整性原则:项目信息应全面覆盖各环节,避免遗漏关键内容。
3. 时效性原则:项目进展应及时更新,确保信息动态反映实际情况。
4. 规范性原则:严格按照系统提示填写字段,使用标准术语,避免模糊表述。
五、操作流程
1. 登录全国PPP综合信息平台系统;
2. 在“项目管理”模块中选择“新增项目”或“编辑已有项目”;
3. 按照系统提示逐项填写相关信息;
4. 完成后提交审核,由相关部门进行复核;
5. 审核通过后,项目信息将正式纳入平台数据库。
六、注意事项
- 项目信息一经提交,原则上不可随意修改,如有变更需经审批流程;
- 对于已进入运营阶段的项目,需定期更新运营数据;
- 系统支持附件上传功能,建议将相关文件以PDF格式上传,便于查阅;
- 若填报过程中遇到技术问题,可联系平台技术支持人员协助处理。
七、版本说明
本次更新版本为V2201711,主要优化了部分字段设置,调整了部分填报逻辑,提高了系统的兼容性与用户体验。请各单位及时学习并掌握新版本的操作要点,确保信息录入工作的顺利开展。
如需进一步了解或获取详细操作指南,请访问全国PPP综合信息平台官方网站或咨询当地财政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