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十几减九》教案范文】一、教学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18~19页“十几减九”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正确计算“十几减九”的退位减法,理解算理,掌握计算方法。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方式,引导学生探索“十几减九”的多种算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习的自信心,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三、教学重点:
掌握“十几减九”的计算方法,理解“破十法”和“想加算减法”。
四、教学难点:
理解“破十法”的算理,能够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计算。
五、教学准备:
课件、小棒、数字卡片、练习题纸等。
六、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5分钟)
教师出示一个生活情境:“小明有13个苹果,送给小红9个,还剩几个?”
引导学生思考并列出算式:13 - 9 = ?
提问:“你们知道怎么算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十几减九’。”
(二)探究新知(15分钟)
1. 动手操作,感知算理
教师让学生用小棒摆一摆13 - 9的过程。
引导学生发现:把13分成10和3,先从10中减去9,得到1,再加3,结果是4。
板书:13 - 9 = 4
并讲解“破十法”:把被减数拆成10和几,先算10 - 9,再加剩下的部分。
2. 小组合作,探索算法
分组讨论:除了“破十法”,还有没有其他方法?
学生可能提出“想加算减法”:因为9 + 4 = 13,所以13 - 9 = 4。
教师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方法,并比较哪种更简便。
(三)巩固练习(10分钟)
1. 基础练习
完成课本第19页“做一做”中的题目,如:
11 - 9 = ?
12 - 9 = ?
14 - 9 = ?
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2. 游戏互动
设计“找朋友”游戏:老师出示减法算式,学生快速说出答案,看谁反应最快。
(四)课堂小结(5分钟)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
- “十几减九”可以用“破十法”或“想加算减法”。
-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提高数学能力。
(五)布置作业(5分钟)
1. 完成练习册第12页相关习题。
2. 和家长一起玩“口算接龙”游戏,复习“十几减九”的计算方法。
七、板书设计:
```
十几减九
13 - 9 = 4
↓
10 - 9 = 1 → 1 + 3 = 4
想加算减法:
9 + 4 = 13 → 13 - 9 = 4
```
八、教学反思(可选):
本节课通过生活情境引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动手操作和小组合作,帮助学生理解算理;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提高了学生的计算能力。但在个别学生对“破十法”理解还不够深入,需在后续教学中加强引导和练习。
备注: 本教案为原创内容,结合教学实际编写,旨在提升课堂教学质量,适用于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