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文 > 精选范文 >

出师表中的成语

2025-08-12 15:57:21

问题描述:

出师表中的成语,麻烦给回复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8-12 15:57:21

出师表中的成语】《出师表》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写给后主刘禅的一篇奏章,表达了他北伐的决心与对朝廷的忠诚。这篇文辞恳切、情感真挚的文章不仅在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也流传了许多至今仍在使用的成语。这些成语不仅体现了诸葛亮的忠心与智慧,也展现了古代汉语的精炼与深意。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出师表》中最著名的成语之一。这句话表达了诸葛亮对国家和君主的无限忠诚,愿意竭尽全力,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如今,这句成语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尽职尽责、至死方休的精神。

“临危受命”也是出自《出师表》的成语。它指的是在国家或组织面临危机时,被委以重任。诸葛亮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接受重任,承担起辅佐幼主、稳定朝局的使命。这个成语强调了责任与担当的重要性。

“亲贤臣,远小人”是《出师表》中劝谏刘禅的一句话,后来演变为成语。意思是亲近有德行的贤臣,远离奸诈的小人。这句话不仅是对刘禅的忠告,也成为后世治理国家的重要原则。

“不胜其烦”原意是无法承受繁重的事务,后来引申为事情太多,让人感到疲惫不堪。在《出师表》中,诸葛亮提到自己日夜操劳,感到身心俱疲,因此用此成语表达自己的辛劳。

“计日而待”则是指事情可以很快实现,日子一到便能完成。诸葛亮在文中表示自己虽年事已高,但仍然希望能够尽快完成北伐大业,因此用此成语表达自己的急切心情。

除了以上成语,《出师表》中还蕴含着许多深刻的哲理和人生智慧。比如“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这段话虽然没有直接形成成语,但却成为后人敬仰诸葛亮忠诚与才华的典范。

总的来说,《出师表》不仅是一篇政治文书,更是一部文学经典。其中的成语不仅丰富了汉语词汇,也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它们穿越千年,依然在今天被广泛使用,提醒人们珍惜责任、坚守信念、勤勉敬业。

通过了解这些成语的出处与含义,我们不仅能更好地理解《出师表》的历史价值,也能从中汲取精神力量,应用于现代生活与工作中。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