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弈》教案】一、教学目标:
1. 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文言文的基本意思。
2. 学习并积累文言词语和句式,提高文言阅读能力。
3. 体会文章所传达的寓意,理解专心致志的重要性。
4. 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化的兴趣与尊重。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 重点:理解文章主旨,掌握关键文言词汇。
- 难点:引导学生通过文言文理解其背后的道理,提升思维深度。
三、教学准备:
- 教材: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学弈》
- 教具:多媒体课件、课文朗读音频、板书设计
- 学生预习:熟读课文,尝试翻译部分内容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有没有遇到过因为不专心而导致失败的经历?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古文《学弈》,看看古人是如何看待‘专心’这个品质的。”
(二)初读课文(10分钟)
1.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跟读,注意字音和节奏。
2.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初步感知内容。
3. 教师讲解文言文的特点,帮助学生建立文言文阅读的基础意识。
(三)精读课文(20分钟)
1. 分段讲解课文内容,逐句分析:
-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解释:“弈秋”是人名,“通国”指全国,“善弈”是擅长下棋。这句话意思是:弈秋是全国最擅长下棋的人。
- “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解释:让弈秋教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个人专心致志,只听弈秋的指导;另一个人虽然也在听,但心里却想着有天鹅飞来,想拉弓射它。
-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解释:虽然他们一起学习,但后者的成绩不如前者。这是因为他聪明不如别人吗?不是的。
2. 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两个人一起学,结果却不同?
(四)深入理解(10分钟)
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文章寓意:做事要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
2. 联系实际生活,让学生举例说明“专心”的重要性。
3. 拓展延伸:介绍其他关于“专注”的成语或故事,如“凿壁偷光”、“悬梁刺股”。
(五)课堂小结(5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内容,强调“专心”在学习和生活中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保持专注。
(六)布置作业(5分钟)
1. 完成课文翻译练习。
2. 写一篇短文,谈谈你对“专心致志”的理解。
3. 预习下一课内容。
五、板书设计:
```
《学弈》教案
——专心致志的重要性
1. 文言文特点:简练、含蓄
2. 关键词解释:
- 弈秋:人名
- 通国:全国
- 专心致志:集中注意力
3. 寓意:做事要专心,不可分心
```
六、教学反思(可选)
本节课通过朗读、讲解、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文言文内容,并引导他们思考“专心”的重要性。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度较高,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但在文言文翻译方面,部分学生仍需加强训练,今后应多提供类似的练习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