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文 > 精选范文 >

2018高三古代文化常识测试与答案详解

2025-08-11 16:48:25

问题描述:

2018高三古代文化常识测试与答案详解,急!求解答,求此刻回复!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8-11 16:48:25

2018高三古代文化常识测试与答案详解】在高考语文的复习过程中,古代文化常识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之一。它不仅考查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掌握,也体现了语文学习的广度与深度。2018年高三阶段,许多学校都安排了相关的测试题,旨在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提升综合素养。

本文将围绕“2018高三古代文化常识测试”这一主题,整理出一些典型的题目,并附上详细的解析,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点。

一、常见题型分析

古代文化常识题通常以选择题为主,也有部分简答题或判断题。主要考察内容包括:

- 历史人物与官职:如“宰相”、“御史大夫”、“太守”等。

- 典章制度:如科举制度、九品中正制、三省六部制等。

- 礼仪习俗:如“冠礼”、“婚丧嫁娶”、“祭祀礼仪”等。

- 文学常识:如“诗经”、“楚辞”、“唐诗宋词”等。

- 天文历法:如“二十四节气”、“天干地支”等。

- 地理名称:如“关中”、“江南”、“塞北”等。

二、典型例题及解析

例题1:

下列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公车”指汉代官署名,后也指举人进京应试。

B. “翰林”是唐代设立的文官机构,负责起草诏书。

C. “丁忧”是指父母去世后,子女必须辞官回乡守孝。

D. “东宫”是太子居住的地方,也可指太子本人。

答案:B

解析:

“翰林”最早出现在唐代,但其职能在不同朝代有所变化。唐代的翰林院主要为皇帝提供文字服务,而起草诏书的职责多由中书省承担。因此,B项说法不准确。

例题2:

“三省六部”是中国古代中央官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三省”指的是( )

A. 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

B. 尚书省、礼部、兵部

C. 中书省、户部、刑部

D. 门下省、工部、吏部

答案:A

解析:

“三省”指的是尚书省、中书省和门下省,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是隋唐时期中央行政体系的核心。

例题3:

下列诗句与作者对应不正确的是( )

A.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

B.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

C.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张若虚

D.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白居易

答案:D

解析: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出自李白的《将进酒》,而非白居易。白居易的代表作有《长恨歌》《琵琶行》等。

三、备考建议

1. 系统梳理知识点:将古代文化常识分为多个模块进行分类记忆,如官职、礼仪、文学、地理等。

2. 结合教材与真题:参考教材中的相关内容,同时多做历年真题,熟悉命题思路。

3. 注重理解与应用:不能仅靠死记硬背,要结合具体语境去理解词语和概念的含义。

4. 积累经典名句:了解诗词作者、作品背景及风格,有助于应对文学常识类题目。

四、结语

古代文化常识虽然看似琐碎,但却是语文考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2018年的高三学生通过系统的复习和练习,能够有效提升这方面的能力。希望本文提供的测试题与解析能为大家的备考之路提供帮助,助力大家在高考中取得理想成绩。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