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级财务公示制度范文】为加强农村基层财务管理,规范村级财务公开行为,保障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结合本村实际,制定本村级财务公示制度。
一、目的与意义
村级财务公示是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推动民主管理的重要举措。通过定期、真实、全面地公开村级财务收支情况,增强财务管理的透明度,防止腐败现象的发生,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增强村民对村务工作的信任感和满意度。
二、公示内容
村级财务公示应包括以下主要
1. 村级年度财务预算及执行情况;
2. 村集体收入来源及金额(如土地承包费、租金、项目收益等);
3. 村级各项支出明细(包括办公费用、公共设施建设、公益事业投入、干部报酬等);
4. 财务审计结果及整改情况;
5. 其他需要向村民公开的财务事项。
三、公示形式与时间
1. 公示形式:采用村务公开栏、微信群、广播、会议通报等多种方式进行公开,确保信息传达及时、广泛。
2. 公示时间:原则上每季度至少公开一次,重大财务事项应及时公布,确保村民随时了解村务动态。
四、公示流程
1. 村委会财务人员负责整理当期财务数据,经村务监督委员会审核后,报村委会负责人审批;
2. 审批通过后,由专人负责在指定地点进行公示,并做好记录;
3. 对于村民提出的疑问或建议,应及时回应并妥善处理。
五、监督与责任
1. 村务监督委员会负责对财务公示的真实性、完整性进行监督,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
2. 村民有权对公示内容提出质询,村委会应予以答复;
3. 对于弄虚作假、隐瞒不报的行为,一经查实,将依法依规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六、附则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由村委会负责解释和修订。各村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结合本制度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
通过建立健全村级财务公示制度,能够有效提升农村财务管理的规范化水平,推动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乡村振兴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