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璧归赵的完的意思】“完璧归赵”是一个耳熟能详的成语,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这个成语讲述的是战国时期,赵国的大臣蔺相如奉命将和氏璧送往秦国,面对秦王的欺诈行为,他机智勇敢地保护了国宝,并最终将其完好无损地送回赵国的故事。成语“完璧归赵”也因此成为“保全完整、物归原主”的代名词。
在这一成语中,“完”字是核心之一,理解它的含义对于把握整个成语的意义至关重要。
“完”的本义是指“完整、没有破损”。在“完璧归赵”中,“完”指的是和氏璧的完整性,即没有受到任何损伤或损坏。蔺相如之所以能够成功完成任务,不仅是因为他有智慧和勇气,更重要的是他在过程中始终确保了玉璧的完好无损。因此,“完”在这里强调的是物品的完整状态。
从更深层次来看,“完”也象征着一种责任与担当。蔺相如作为赵国的使者,肩负着国家尊严和利益的重任,他不仅要完成使命,还要确保国家的珍宝不被侵犯。这种责任感促使他在面对强权时毫不退缩,最终实现了“完璧归赵”的壮举。
此外,“完”还带有一种道德层面的意味。它不仅指物理上的完整,也代表了一个人的品德和操守。蔺相如在关键时刻表现出的忠诚、正直和智慧,正是“完”字所蕴含的精神内核。他的行为不仅保住了玉璧,也维护了国家的尊严和信誉。
在现代汉语中,“完璧归赵”常用来形容把原本属于某人或某地的东西完好无损地归还回去,也可以引申为在处理事务时保持严谨、细致,确保结果圆满。例如,在商业合作中,若一方按时按质完成合同内容并归还所有资料,也可称为“完璧归赵”。
总之,“完璧归赵”的“完”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汉字,它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意义。通过理解“完”的含义,我们不仅能更好地掌握成语本身,还能从中汲取做人做事的道理,学会在面对困难时坚持原则、守护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