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记录表】学生姓名:李明(化名)
性别:男
年级:四年级
辅导日期:2025年4月5日
辅导地点:学校心理辅导室
辅导教师:张老师
一、基本情况
李明同学为四年级学生,性格较为内向,平时在课堂上较少主动发言,与同学之间的互动也相对较少。近期,班主任反映他在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作业完成质量有所下降,且情绪波动较大,时常表现出焦虑和不安的情绪。
二、问题表现
1. 情绪方面:李明在最近几次课堂中多次出现低落情绪,有时会独自坐在角落发呆,对老师的提问反应迟钝。
2. 行为方面:与同学相处时显得较为疏离,不愿参与集体活动,偶尔会因小事与同学发生争执。
3. 学习方面:上课时容易走神,作业书写潦草,成绩有下滑趋势。
三、辅导过程
本次辅导以建立信任关系为主要目标。首先,我通过轻松的谈话方式了解李明的兴趣爱好,发现他对绘画和动物比较感兴趣。于是,我引导他分享自己喜欢的画作,并鼓励他表达自己的想法。
在交流过程中,李明逐渐放松了戒备,开始谈及自己最近的压力来源。他表示,父母工作繁忙,经常出差,家里只有爷爷奶奶照顾他,感到有些孤独。此外,他还提到自己担心考试成绩不好,害怕让家人失望。
针对这些情况,我帮助他分析了当前的情绪状态,并给予适当的心理疏导。同时,我也建议他尝试多与同学沟通,参加一些兴趣小组,增强自信心。
四、辅导建议
1. 家庭沟通:建议家长多关注孩子的情感需求,尽量抽出时间陪伴,加强亲子沟通。
2. 同伴关系:鼓励李明积极参与班级活动,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增强归属感。
3. 情绪管理:教给他一些简单的情绪调节方法,如深呼吸、写日记等,帮助他更好地应对压力。
4. 持续关注:建议班主任和心理教师保持联系,定期跟进李明的心理状态,必要时可进行进一步干预。
五、辅导效果
经过本次辅导,李明的情绪有所改善,愿意与老师和同学进行更多的交流。他表示自己现在感觉没有那么孤单了,也开始尝试参与一些班级活动。
六、后续计划
1. 每两周进行一次心理辅导,观察李明的情绪变化。
2. 鼓励其参与学校组织的心理健康主题活动,提升自我认知与情绪管理能力。
3. 与家长保持沟通,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与心理发展。
辅导教师签名:张老师
记录日期:2025年4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