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长恨歌》原文及赏析】《长恨歌》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长篇叙事诗,被誉为“古今长篇歌行之冠”。全诗以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为主线,融合历史与传说,既展现了宫廷的繁华盛世,也揭示了权力与情感之间的复杂纠葛。这首诗不仅语言优美、结构严谨,而且情感真挚,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思想深度。
一、《长恨歌》原文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
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
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
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
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
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
黄埃散漫风萧索,碧瓦飞甍向暮鸦。
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
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二、《长恨歌》赏析
《长恨歌》以“长恨”为主题,通过叙述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表达了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中既有对帝王生活的细致描写,也有对个人情感的深刻刻画,语言华丽却不失真实,情感浓烈而富有层次。
1. 爱情与权力的冲突
诗中描绘了唐玄宗与杨贵妃从相遇到相爱的过程,展现了他们之间深厚的感情。然而,这种感情最终被权力与政治所摧毁,体现了个人情感在宏大历史背景下的脆弱与无奈。
2. 艺术手法的运用
白居易在诗中运用了大量比喻、象征与对比手法。如“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杨贵妃的美貌;“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则用自然现象来比喻永恒的情感,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3. 历史与传说的结合
《长恨歌》虽然以史实为背景,但也不乏神话色彩。如“仙乐风飘处处闻”、“行宫见月伤心色”等句,将现实与幻想交织在一起,使整首诗更具浪漫主义色彩。
4. 情感的升华与反思
诗的结尾“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不仅是对爱情的哀叹,也是对人生无常的深刻反思。它让读者在欣赏诗歌之美的同时,也思考爱情、命运与人生的意义。
三、结语
《长恨歌》作为中国古典诗歌中的经典之作,以其优美的语言、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赢得了无数读者的喜爱。它不仅是一首爱情诗,更是一幅描绘盛唐兴衰、人性善恶的历史画卷。无论是从文学角度还是思想层面来看,《长恨歌》都值得我们细细品味与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