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闰土》课文读书笔记】《少年闰土》是鲁迅先生所著的短篇小说《故乡》中的一部分,讲述了“我”与童年伙伴闰土之间的纯真友谊。这篇课文以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通过回忆的方式展现了那个年代农村孩子的形象,以及人与人之间因环境、阶级差异而产生的变化。
在阅读这篇课文时,我被闰土的形象深深打动。他是个聪明、勇敢、机灵的孩子,虽然家境贫寒,但他的生活充满了阳光和活力。他向“我”讲述了许多关于农村生活的趣事,比如看瓜刺猹、雪地捕鸟、海边拾贝等,这些内容让“我”第一次感受到大自然的奇妙与广阔。闰土不仅是一个孩子,更像是一位来自另一个世界的探险者,他的世界充满生机,也让我对农村生活产生了向往。
然而,随着故事的发展,“我”与闰土之间的距离逐渐拉大。成年后的“我”回到故乡,再次见到闰土时,他已不再是那个活泼开朗的少年。岁月的磨砺让他变得沉默寡言,脸上写满了生活的艰辛。那一刻,“我”感到一种深深的失落与无奈。闰土的变化不仅是外貌上的,更是内心深处的转变。他不再像小时候那样自由自在,而是被现实所束缚。
这篇课文让我深刻体会到社会的不公与人性的复杂。闰土的命运反映了当时广大农民的生活状态,他们的命运往往不由自己掌控,而是受制于时代的洪流。而“我”的变化则体现了知识分子在面对现实时的无力感与孤独感。
读完《少年闰土》,我不禁思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否真的能跨越时间和空间?也许,童年的纯真只能留在记忆中,而现实却总是残酷的。但正是这种对比,让文章更具感染力,也让读者更加珍惜眼前的一切。
总的来说,《少年闰土》不仅仅是一篇描写童年回忆的文章,它更是一部反映社会现实、探讨人性与命运的作品。通过闰土这个人物,我们看到了一个时代的缩影,也感受到了作者对旧社会的批判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