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贪吃的变色龙》教案教案】一、活动名称:
《贪吃的变色龙》
二、适用年龄:
3-4岁幼儿(小班)
三、活动目标:
1. 认知目标:通过故事了解变色龙的特性,知道它会根据环境改变颜色。
2. 语言目标:能听懂并复述简单的故事情节,尝试用简单的句子表达自己的想法。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动物的兴趣,培养爱护动物的情感。
4. 行为目标:在活动中学会倾听和参与,体验合作与分享的乐趣。
四、活动准备:
- 故事绘本《贪吃的变色龙》
- 变色龙图片或手偶
- 各种颜色的卡片或贴纸
- 背景音乐(轻柔的自然音效)
- 活动场地布置成“森林”场景
五、活动过程:
1. 导入环节(5分钟)
教师出示变色龙图片,提问:“小朋友,你们见过变色龙吗?它是怎么变颜色的?”引导幼儿自由发言,激发兴趣。
2. 讲述故事(10分钟)
教师用生动的语言讲述《贪吃的变色龙》的故事,边讲边配合手偶或图片,让幼儿更直观地理解内容。
故事简介:
有一只变色龙,它非常喜欢吃东西,总是不停地吃,结果肚子变得越来越大。它想藏起来,可是因为太胖,颜色也变了,最后被发现,变成了大家的笑话。
3. 互动讨论(5分钟)
提问引导:
- 变色龙为什么变颜色?
- 它为什么会变成笑话?
- 如果你是变色龙,你会怎么做?
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4. 游戏活动(10分钟)
游戏名称:变色龙大挑战
游戏规则:
幼儿扮演变色龙,在教师说出不同颜色时,快速做出对应颜色的动作或举出相应颜色的卡片。
目的:加深对颜色的认识,同时增强反应能力。
5. 延伸活动(5分钟)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画一只“贪吃的变色龙”,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力,给变色龙设计一个有趣的“肚子”。
六、活动评价:
- 观察幼儿在故事中的倾听能力和语言表达情况。
- 评估幼儿在游戏中的参与度和合作意识。
- 收集幼儿的作品,进行展示和评价。
七、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以故事为载体,结合游戏和绘画,充分调动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增加更多互动环节,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进一步提升综合能力。
八、温馨提示:
- 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实际反应灵活调整活动节奏。
- 对于语言表达较弱的幼儿,给予更多的鼓励和引导。
- 活动结束后,提醒幼儿收拾玩具,培养良好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