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母亲胡适教案】一、教学目标:
1. 理解文章内容,把握作者对母亲的深厚情感。
2. 学习通过具体事例刻画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
3. 感受母爱的伟大与深沉,培养感恩之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 重点:理解母亲的形象及作者的情感表达。
- 难点:体会文中细节描写的作用,学习如何通过生活小事表现人物性格。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可以先播放一段关于母爱的视频或朗诵一段感人文字,引导学生进入情境。接着提问:“你心中最敬重的人是谁?为什么?”引发学生思考,自然过渡到课文《我的母亲》。
2. 作者简介(5分钟)
胡适(1891—1962),现代著名学者、文学家、哲学家,新文化运动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提倡白话文,主张思想自由,是中国现代教育和学术发展的奠基人之一。
3. 整体感知(10分钟)
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 文章主要写了母亲的哪些方面?
- 作者是如何描写母亲的?有哪些具体的例子?
- 作者对母亲怀有怎样的感情?
4. 品读课文(20分钟)
教师带领学生逐段分析课文,重点讲解以下几个部分:
- 母亲的严格与慈爱:如“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
- 母亲的坚韧与智慧:如她面对家庭变故时的冷静与坚强。
- 母亲的教诲与影响:如她教导“做人要诚实”“待人要宽厚”。
引导学生找出文中细节描写,并讨论这些描写如何体现母亲的性格特点。
5. 合作探究(10分钟)
分组讨论以下问题:
- 你认为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说明。
- 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他想表达什么样的情感?
- 在你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母亲?你有什么感受?
6. 拓展延伸(5分钟)
教师可引导学生联系现实生活,谈谈自己与母亲之间的故事,鼓励学生表达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7. 小结与作业(5分钟)
- 小结:通过本文,我们不仅了解了胡适母亲的形象,也感受到了母爱的伟大。希望同学们珍惜与父母相处的时光,学会感恩。
- 作业:写一篇短文,题目为《我的母亲》,要求写出一个具体的事例,表达自己的情感。
四、板书设计:
```
我的母亲
——胡适
1. 母亲的形象:慈爱、严厉、坚韧、智慧
2. 写作手法:细节描写、事例刻画
3. 主题思想:母爱伟大,感恩亲情
```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情感共鸣。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更多地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增强课堂的互动性与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