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上网的主题班会教案】一、活动主题:
文明上网,从我做起
二、活动目的:
1. 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网络的利与弊,增强网络安全意识。
2.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使用观念,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
3. 提高学生的网络素养,学会在网络环境中保护自己,尊重他人。
三、活动时间:
2025年4月5日(星期六)上午9:00-10:30
四、活动地点:
学校三楼多媒体教室
五、参与人员:
七年级(2)班全体学生及班主任老师
六、活动准备:
1. 教师提前收集相关案例资料、图片和视频素材。
2. 准备PPT课件,内容包括网络使用现状、网络礼仪、网络安全知识等。
3. 学生分组讨论并准备发言材料。
4. 制作“文明上网承诺书”供学生签名。
七、活动流程:
1. 导入环节(10分钟)
- 班主任通过一段短视频展示当前青少年网络使用情况,引发学生思考。
- 提问互动:“你每天上网多长时间?主要做些什么?”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上网经历。
2. 知识讲解(20分钟)
- 介绍网络的基本功能及其对学习、生活的影响。
- 分析网络使用的优缺点,重点强调网络谣言、网络暴力、沉迷游戏等问题的危害。
- 展示真实案例,如因网络诈骗导致财产损失、因网络语言不当引发冲突等。
3. 小组讨论(20分钟)
- 将学生分为四组,每组围绕一个主题进行讨论:
- 如何辨别网络信息的真伪?
- 在网络上如何做到礼貌用语?
- 遇到网络欺凌该怎么办?
- 如何合理安排上网时间,避免沉迷?
- 每组派代表发言,教师适时点评并补充。
4. 情景模拟(15分钟)
- 设计几个常见网络场景,如:收到陌生网友消息、看到不实信息、遭遇网络攻击等。
- 学生扮演不同角色,模拟应对方式,增强实际处理能力。
5. 承诺仪式(10分钟)
- 全体学生共同签署“文明上网承诺书”,承诺做到:
- 不传播虚假信息
- 不侮辱、谩骂他人
- 不沉迷网络游戏
- 自觉遵守网络法律法规
6. 总结提升(5分钟)
- 班主任总结本次活动内容,强调文明上网的重要性。
- 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争做文明网民。
八、活动延伸:
1. 鼓励学生在家庭中向家长宣传文明上网理念。
2. 布置课后作业:写一篇关于“我眼中的文明上网”的短文,字数不少于300字。
九、注意事项:
1. 活动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发言,营造轻松、开放的氛围。
2. 对于敏感话题(如网络暴力、隐私泄露)要适度引导,避免造成心理负担。
3. 活动结束后整理资料,形成班级文明上网教育档案。
十、活动反思:
通过本次班会,学生不仅增强了网络使用意识,也提升了自我保护能力和道德责任感。今后将继续加强网络素养教育,为构建健康、绿色的网络环境贡献力量。
备注:本教案为原创内容,根据实际教学需求可进行适当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