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我的母亲(学案)(含答案)x】一、学习目标:
1. 理解作者对母亲的深厚感情,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感恩与怀念之情。
2. 掌握文章的结构和写作手法,如细节描写、语言朴实等。
3. 学习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4.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尊重父母的情感态度。
二、作者简介:
本文作者是朱德,中国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缔造者之一。他出身于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自幼受到母亲的熏陶,养成勤劳、坚韧、善良的品格。本文是他回忆母亲的一篇散文,情感真挚,语言朴实。
三、课文内容梳理:
文章以第一人称叙述,回忆了母亲的生平事迹,展现了母亲勤劳、坚强、慈爱、无私的形象。全文分为几个部分:
1. 开头引入:点明主题,表达对母亲的深切怀念。
- “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
- 表现出作者对母亲的感激与敬仰。
2. 母亲的勤劳与坚韧:
- 母亲从小劳动,支撑家庭;在困难时期仍坚持劳作。
- 举例:“每天天不亮就起来,煮饭、洗衣、挑水、种田……”
3. 母亲的善良与智慧:
- 母亲待人宽厚,关心他人,有远见。
- 如:“她常劝我们不要贪图享乐,要勤俭持家。”
4. 母亲对“我”的影响:
- 母亲的言传身教,为“我”后来走上革命道路打下基础。
- “她教给我许多做人的道理,使我懂得了如何面对人生的挫折。”
5. 结尾升华:
- 回顾母亲的一生,表达对她的无限怀念与敬意。
- “母亲虽然没有文化,但她教会了我做人最重要的东西。”
四、重点语句分析:
1. “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
- 这句话说明母亲不仅在生活上给予“我”支持,更在精神上给予“我”力量。
- “与困难作斗争”体现了母亲的坚韧性格,也暗示了“我”后来投身革命的原因。
2. “她从不骂我,也不打我,只是用温和的态度引导我。”
- 表现了母亲的教育方式——以身作则,耐心引导。
- 体现出母亲的智慧与慈爱。
3. “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但她的精神却是伟大的。”
- 这句话总结全文,点明主题。
- 母亲虽未轰轰烈烈,但她的品德和精神却深深影响了“我”。
五、写作特色:
1. 语言朴实自然:文中没有华丽的辞藻,多用日常语言,贴近生活。
2. 细节描写生动:如母亲早起劳作的情景,让读者感受到她的辛劳与伟大。
3. 情感真挚动人:通过对母亲点滴生活的回忆,表达出深厚的情感。
4. 结构清晰:按时间顺序展开,层次分明,逻辑清晰。
六、思考与拓展:
1. 你认为母亲在“我”成长过程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 母亲不仅是生活上的依靠,更是精神上的导师。她用行动教会“我”做人做事的道理。
2.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你对“母爱”的理解。
- 母爱是无私的、包容的,是无声的付出与守护。
3. 如果让你写一篇关于“我的母亲”的文章,你会从哪些方面入手?
- 可以从母亲的性格、习惯、对你的影响等方面来写,注重细节描写和情感表达。
七、课后练习:
1. 请用自己的话复述文章的主要内容。
2. 找出文中描写母亲动作或语言的句子,并分析其作用。
3. 写一段话,表达你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4. 思考:为什么说“母亲是人生的第一位老师”?
八、参考答案(简要):
1. 文章回忆了母亲的勤劳、善良、坚韧,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感激与怀念。
2. 如“她每天天不亮就起床”,表现出母亲的勤劳。
3. 示例:母亲,谢谢您一直以来的陪伴与教导,您的爱是我生命中最温暖的力量。
4. 因为母亲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教给我们做人的道理和生活的技能。
九、教师寄语:
母亲是我们人生路上最温暖的灯塔。无论我们走到哪里,都不要忘记那双为我们操劳的手,那颗为我们牵挂的心。愿大家珍惜与母亲相处的时光,学会感恩,学会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