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quo(瘦马及rdquo及李贺小传)】在唐代的诗坛上,有一位才情横溢却命运多舛的诗人,他年少成名,却英年早逝,留下了许多令人扼腕叹息的诗篇。他便是李贺,人称“瘦马”的天才诗人。
李贺,字长吉,生于公元790年,河南福昌(今河南宜阳)人。他的家境并不显赫,父亲李晋肃只是一个小小的官吏,但李贺自幼聪慧过人,才华横溢。他七岁便能赋诗,十五岁已名动京城,被誉为“诗鬼”。然而,这位天才诗人的一生,却始终笼罩在一种孤寂与悲凉之中。
“瘦马”这个称呼,据说源于他体弱多病、形销骨立的模样。李贺身材瘦削,面色苍白,常披着一件破旧的长衫,在长安街头游荡。他不善交际,性格孤傲,常常独自一人徘徊于山林之间,沉醉于诗文之中。他的诗风诡异瑰丽,充满了奇思妙想和深沉的情感,被后人称为“鬼才”。
李贺的诗歌多以神话、梦境、自然景象为题材,语言华丽而奇特,意境深远。他的代表作《雁门太守行》中写道:“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寥寥数语,便描绘出一幅苍凉壮阔的边塞图景。又如《梦天》一诗:“老兔寒蟾泣天色,云楼半开壁斜斜。”意象奇幻,充满神秘色彩。
然而,李贺的命运并不如意。他虽有才,却因出身低微,屡试不第,仕途坎坷。他曾试图通过科举进入仕途,但因父亲名字与“进士”谐音,被朝廷以“避讳”为由拒绝录取,此事令他深感屈辱,郁郁寡欢。
李贺一生未得重用,只做过一个九品小官——奉礼郎,终日埋首于文书之中,身心俱疲。他的身体本就孱弱,加上精神上的压抑,最终在二十七岁那年,英年早逝,令人唏嘘不已。
尽管生命短暂,李贺却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诗作,影响深远。他的诗风独特,开创了唐代诗歌的新境界,也为后世文学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养分。他虽如一匹瘦马,却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足迹。
“瘦马”李贺,一个孤独而天才的灵魂,用他短暂的一生,书写了一段不朽的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