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作文预测荷花定律及佳作点评】在高考作文命题中,往往注重对学生思辨能力、语言表达和文化素养的综合考查。2020年,随着社会热点与传统文化的不断交融,许多考生和教师开始关注“荷花定律”这一概念,并将其视为可能的作文命题方向之一。
一、什么是“荷花定律”?
“荷花定律”源自一个寓言故事:池塘里的荷花,第一天开放一朵,第二天开放两朵,第三天四朵……以此类推,到第30天时,荷花开满整个池塘。然而,当人们问:“第几天时,荷花才开到一半?”答案往往是第29天。也就是说,看似突然的绽放,实则是长期积累的结果。
这个定律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成功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过长时间的坚持与努力后的质变。它强调了积累的重要性,也提醒人们不要忽视那些看似微小却不可或缺的努力。
二、为何“荷花定律”成为高考作文热门话题?
1. 贴近生活,易于理解
荷花定律用自然现象来比喻人生哲理,形象生动,容易引发共鸣,适合不同层次的学生理解和发挥。
2. 具有广泛适用性
无论是学习、成长、梦想追求,还是国家发展、科技进步,都可以从“荷花定律”中找到契合点,具备极强的延展性。
3. 符合新课标作文要求
新课标强调作文要体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而荷花定律所传达的坚持不懈、厚积薄发的精神,正契合这一导向。
三、作文写作思路建议
1. 立意角度
- 积累与突破:强调平时努力的重要性,不轻视每一步的积累。
- 坚持与信念:突出在困难面前不放弃,最终实现目标。
- 时间与结果:探讨时间对成果的影响,反思“速成”与“沉淀”的关系。
2. 写作结构建议
- 引言:以荷花定律为引子,引出主题。
- 主体:
- 论证部分:引用名人名言、历史事例或现实案例,说明积累的重要性。
- 对比分析:将“荷花定律”与“速成心态”进行对比,指出其弊端。
- 结论:总结观点,呼应开头,升华主题。
3. 可用素材推荐
- 历史人物:如苏轼、王羲之等,他们通过长期努力才取得成就。
- 现代例子:如科学家屠呦呦、运动员刘翔等,他们的成功都离不开坚持。
- 文学作品:如《平凡的世界》中的孙少平,体现了奋斗与坚持的主题。
四、佳作点评(示例)
题目:静待花开
正文节选:
“荷花定律告诉我们,成功的背后,是无数个默默耕耘的日子。就像那池塘中的荷花,没有前29天的悄然生长,就不会有第30天的惊艳绽放。我们常常只看到别人光鲜的一面,却忽略了他们背后的付出。”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速成’成了很多人的追求。可真正能走远的,往往是那些愿意沉下心来、一步一个脚印的人。正如古人所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点评:
这篇文章紧扣“荷花定律”,以清新自然的语言表达了对积累与坚持的理解。文章结构清晰,论点明确,引用恰当,既有文化底蕴,又富有现实意义,是一篇典型的优秀高考作文范例。
五、结语
“荷花定律”不仅是一个寓言,更是一种生活哲学。它提醒我们,在追逐梦想的路上,唯有脚踏实地、持之以恒,才能迎来属于自己的“盛夏”。希望每一位考生都能从中汲取力量,在高考作文中写出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