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三年级上册及音乐及第6课及四季的歌及第一课时及四季童趣及教案-)】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够聆听并感受《四季童趣》这首歌曲的情绪变化,初步了解歌曲中表现四季的不同音乐元素。能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并尝试用简单的节奏型为歌曲伴奏。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听赏、模仿、合作等方式,引导学生在音乐活动中体验四季的变化与童趣,激发学生的音乐想象力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音乐中四季的美好与童年的快乐,增强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 重点:
聆听并理解歌曲《四季童趣》的旋律特点与情绪表达;学会用轻柔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
- 难点:
理解歌曲中四季的音乐表现方式,尝试用节奏或动作表达不同季节的特点。
三、教学准备:
- 多媒体课件(包含四季图片、音乐片段)
- 钢琴或电子琴
- 打击乐器(如三角铁、铃鼓等)
- 四季主题的图片或卡片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出示四季的图片(春、夏、秋、冬),提问:“同学们,你们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
引导学生自由发言,分享自己对四季的感受。
教师总结:“四季各有各的美丽,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关于四季的歌曲,名字叫《四季童趣》,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美妙的音乐世界吧!”
2. 新授内容(15分钟)
(1)初听歌曲
播放《四季童趣》的音频,让学生闭上眼睛静静聆听,感受歌曲的情绪和节奏。
提问:“你听到这首歌时,有什么感觉?是欢快的还是柔和的?你联想到哪些画面?”
(2)复听歌曲,分段分析
再次播放歌曲,将歌曲分成四个部分(对应四季),分别介绍每个季节的音乐特点。
例如:
- 春天:旋律轻快、节奏明快,表现出生机勃勃的感觉。
- 夏天:节奏稍快,充满活力,仿佛阳光明媚。
- 秋天:旋律舒缓,带有淡淡的忧伤,像是落叶飘零。
- 冬天:节奏缓慢,声音低沉,给人一种宁静、寒冷的感觉。
3. 学唱歌曲(15分钟)
(1)教师带领学生逐句学唱,注意发音清晰、节奏准确。
(2)分组练习,鼓励学生互相纠正音准和节奏。
(3)加入简单的肢体动作,如春天摇摆、夏天跳跃、秋天转圈、冬天轻轻走路,增强课堂趣味性。
4. 创意活动(10分钟)
(1)节奏创编
将学生分成四组,每组代表一个季节,用打击乐器为歌曲配上相应的节奏。
(2)绘画与音乐结合
让学生根据自己喜欢的季节画一幅画,并配上一段音乐,进行展示和分享。
5. 总结与拓展(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提问:“今天我们学了什么?你最喜欢哪一部分?为什么?”
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观察四季的变化,用音乐表达自己的感受。
布置小任务:回家后听一听其他关于四季的歌曲,下节课分享给大家。
五、板书设计:
```
四季童趣
——人音版三年级上册第六课第一课时
四季特点:
春:轻快、生机
夏:活泼、热烈
秋:舒缓、温柔
冬:安静、寒冷
音乐表现:
旋律、节奏、情绪
```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听、唱、演、创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四季童趣》这首歌曲,激发了他们的音乐兴趣。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关注音乐与生活的联系,提升审美能力和综合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