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小学生食品卫生与饮食安全知识教育主题班会教案策划书-(360)】一、活动背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小学生的日常饮食种类日益丰富。然而,由于部分学生缺乏基本的食品安全知识,容易受到不良食品的影响,导致身体健康受损。为增强小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饮食习惯,我校决定开展一次以“食品卫生与饮食安全”为主题的主题班会。
二、活动目的
1. 让学生了解常见的食品安全问题及危害;
2. 掌握基本的食品卫生常识和健康饮食方法;
3. 增强自我保护意识,避免食用不洁或过期食品;
4. 倡导科学、健康的饮食理念,营造良好的校园饮食环境。
三、活动时间与地点
- 时间:2017年X月X日(星期X)下午第X节课
- 地点:各班级教室
四、活动对象
全体小学一至六年级学生
五、活动准备
1. 教师提前收集有关食品安全的资料、图片、视频等素材;
2. 制作PPT课件,内容涵盖食品分类、保质期识别、常见食品污染类型等;
3. 准备一些实物食品样本(如包装袋、过期食品等)供学生观察;
4. 设计互动问答环节,激发学生参与兴趣;
5. 班主任组织学生进行相关话题讨论,并布置课后实践任务。
六、活动流程
1. 导入环节(5分钟)
- 通过播放一段关于食品安全的小短片,引出主题,激发学生兴趣。
2. 知识讲解(15分钟)
- 讲解什么是食品卫生,如何辨别食品是否合格;
- 介绍常见的食品添加剂、防腐剂及其对人体的影响;
- 强调不吃“三无”产品(无生产日期、无质量合格证、无生产厂家)。
3. 案例分析(10分钟)
- 分享几个因食用不洁食品而引发的身体不适或中毒事件案例;
-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事件发生的原因及应对措施。
4. 互动问答(10分钟)
- 设置简单的问题,如“怎样判断食品是否过期?”、“哪些食品不宜多吃?”等;
- 学生举手回答,答对者给予小奖励,调动课堂气氛。
5. 小组讨论(10分钟)
- 分组讨论“我身边的饮食安全隐患”,并派代表发言;
- 教师总结,强调养成良好饮食习惯的重要性。
6. 总结提升(5分钟)
- 教师总结本次班会的主要内容;
-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饮食卫生,争做“健康小卫士”。
七、活动延伸
1. 鼓励学生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检查家中食品的保质期;
2. 在班级设立“健康饮食角”,张贴食品安全宣传画报;
3. 开展“我爱健康饮食”主题征文或绘画比赛,进一步巩固学习成果。
八、注意事项
- 活动过程中要注意语言通俗易懂,贴近小学生的认知水平;
- 避免使用过于专业的术语,确保学生能够理解;
- 对于涉及食品的展示,要确保干净卫生,防止交叉污染;
- 活动结束后,班主任需做好记录与反馈,为今后类似活动积累经验。
九、结语
通过此次主题班会,希望每一位学生都能树立正确的饮食观念,增强自我保护能力,远离不安全食品,健康成长。同时,也希望通过这次活动,带动家庭和社会共同关注食品安全问题,营造一个更加健康、安全的生活环境。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