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船和风筝课堂实录(10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课文《纸船和风筝》以其温馨的情感表达和富有童趣的故事情节深受学生喜爱。本节课以该篇课文为核心内容,围绕“友谊”与“沟通”的主题展开,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他们深入理解文本内涵,并培养其语言表达能力和情感体验能力。
课堂伊始,教师通过一张充满童趣的图片导入课题,展示出一只纸船和一只风筝在蓝天碧水之间飞翔的画面,引发学生的想象和好奇。接着,教师用亲切的语言讲述了故事的大致内容,为后续的阅读铺垫情感基础。
在阅读环节中,教师采用分段朗读的方式,鼓励学生轮流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故事中人物的情感变化。同时,教师适时提出问题,如“小松鼠为什么送纸船?”、“小熊为什么会放风筝?”等,引导学生从字里行间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为了增强学生的参与感,教师设计了小组讨论环节,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自己是否经历过类似的故事,或者如何处理与朋友之间的误会。这一环节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也加深了他们对课文主题的理解。
在讲解课文的过程中,教师注重引导学生关注细节描写,比如“小松鼠把纸船放进小溪”,“小熊把风筝送上天空”,这些动作背后蕴含着怎样的情感?通过分析这些细节,学生逐渐体会到故事中那份细腻而真挚的情感。
此外,教师还借助多媒体课件展示了课文中的插图,并让学生根据图片进行复述故事,进一步巩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同时,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分别扮演小松鼠和小熊,模拟他们之间的对话,增强了课堂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在课堂总结阶段,教师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提炼出“友情需要沟通,误解需要化解”的核心思想,并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一份理解和包容。最后,教师布置了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短文,讲述自己与朋友之间的一次和好经历,将课堂所学延伸到实际生活中。
整堂课结构清晰,环环相扣,既注重知识的传授,又重视情感的培养,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下语文教学的人文关怀与实践价值。通过本次课堂,学生们不仅掌握了课文内容,更在潜移默化中学会了如何用爱与沟通去维护珍贵的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