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登高》(教学设计(表格式)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x-)】| 项目 | 内容 |
|------|------|
| 课题 | 《登高》教学设计 |
| 教材版本 |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
| 课时安排 | 第一课时(45分钟) |
| 教学目标 | 1. 理解杜甫《登高》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2. 掌握诗中意象的运用及情感表达方式。
3. 培养学生对古典诗歌的鉴赏能力与审美情趣。 |
| 教学重点 | 1. 分析诗歌中的自然景物描写与诗人情感的关系。
2. 理解“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的深层含义。 |
| 教学难点 | 1. 领会杜甫在诗中所体现的深沉忧国忧民情怀。
2. 感受诗歌语言的凝练与节奏的美感。 |
| 教学方法 | 讲授法、诵读法、讨论法、多媒体辅助教学 |
| 教学准备 | 多媒体课件、课文朗读音频、相关背景资料、板书设计 |
| 教学过程 | 一、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通过展示杜甫画像或相关历史图片,引出杜甫的生平及其创作背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初读感知(10分钟)
1. 学生自由朗读全诗,圈画不理解的字词。
2. 教师带领学生齐读,纠正字音、停顿。
3. 学生结合注释初步理解诗意。
三、精读品析(20分钟)
1. 教师引导学生逐句分析:
-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描绘秋日江边的肃杀景象,营造苍凉氛围。
-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以壮阔的自然景象反衬人生的短暂与渺小。
-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抒发诗人漂泊无依、年老体衰的孤寂之情。
-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表达对人生困顿的无奈与感慨。
2. 引导学生讨论:“诗中哪些词语最能体现作者的情感?”
四、合作探究(5分钟)
分组讨论:杜甫为何在登高时产生如此深沉的感慨?这反映了他怎样的思想感情?
五、总结提升(5分钟)
教师总结本诗的艺术特色与思想内涵,强调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风格。
六、作业布置(5分钟)
1. 背诵并默写《登高》。
2. 撰写一篇300字左右的短文,谈谈你对“万里悲秋常作客”的理解。 |
| 板书设计 | 《登高》——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 情感:孤独、悲凉、忧国忧民 |
| 教学反思 | 本节课通过诵读、分析与讨论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杜甫诗歌的意境与情感。但在引导学生联系现实生活、拓展思维方面还有待加强。 |
备注:此教学设计为原创内容,基于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编写,适合一线教师参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