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公好龙》阅读答案】《叶公好龙》是一则寓意深刻的寓言故事,出自《新序·杂事》。它通过一个生动的故事,揭示了“表面上爱好某事物,实际上并非真正喜爱”的道理。本文旨在帮助读者理解故事内容,并提供相应的阅读答案。
一、文章内容简述:
传说古代有一位叶公,他非常喜爱龙,家里的装饰、器物、衣物等都刻满了龙的图案。他的屋子里到处都是龙的形象,甚至连墙壁上也画满了龙。有一天,真龙听说叶公如此喜爱自己,便来到他家中。然而,当真龙出现在叶公面前时,叶公却吓得脸色苍白,惊慌失措地逃跑,再也不敢靠近龙了。原来,他并不是真的喜欢龙,只是喜欢龙的外表而已。
二、问题与答案:
1. 《叶公好龙》这则寓言主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答:这则寓言告诉人们,不要只看表面,而要注重实质;真正的爱好应该是发自内心的,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形式上的模仿或装饰。
2. 叶公为什么看到真龙后会害怕?
答:因为叶公虽然表面上喜欢龙,但实际上并不真正了解龙、敬畏龙,甚至对龙感到恐惧。他的“好龙”只是出于虚荣或炫耀的心理,并非真心喜爱。
3. “叶公好龙”这个成语现在用来形容什么样的人?
答:现在“叶公好龙”常用来比喻那些表面上爱好某种事物,实际上并不真正了解或喜爱它的人。
4. 这则寓言的结构是怎样的?
答:这则寓言采用了“起因—发展—转折—结果”的结构,先讲叶公爱龙的表现,再引入真龙出现,最后揭示其内心的真实反应,从而点明寓意。
5. 从这篇文章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答:我们应当追求真实、深入的理解和热爱,而不是只停留在表面或形式上。只有真正了解并尊重事物的本质,才能做到言行一致。
三、总结:
《叶公好龙》不仅是一个有趣的故事,更是一则富有哲理的寓言。它提醒我们在生活中要避免“假象”与“虚伪”,真正做到知行合一。通过对这则寓言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表里不一”的危害,并在日常生活中培养真诚的态度与正确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