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备课记录5(5页)】时间:2025年4月5日
地点:学校教研室
参与人员:语文组全体教师
主持人:李老师
记录人:王老师
一、会议主题
本次集体备课围绕“初中语文教材中古诗文教学的策略与方法”展开,旨在提升教师在古诗文教学中的课堂效率,增强学生对古典文学的理解和兴趣。
二、教学内容回顾
1. 教材版本: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2. 单元本单元主要包含《出师表》《陈涉世家》《唐雎不辱使命》《隆中对》等篇目。
3. 教学目标:
- 理解文章内容及作者思想情感;
- 掌握文言实词、虚词的用法;
- 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 激发学生对古代历史人物及事件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分析
1. 重点:
- 文言词语的积累与理解;
- 古代人物形象的分析;
- 文章结构与写作手法的掌握。
2. 难点:
- 文言文句式复杂,学生理解困难;
- 历史背景较为陌生,影响整体理解;
- 学生缺乏对文言文的兴趣,学习动力不足。
四、教学策略讨论
1. 情境导入法:通过播放相关历史剧片段或图片,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2. 小组合作探究: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针对不同篇目进行分组讨论,鼓励学生主动发言,提高课堂参与度。
3. 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PPT、视频、音频等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言内容。
4. 对比阅读法:将同类型的文章进行对比阅读,如《出师表》与《谏太宗十思疏》,帮助学生归纳写作特点与表达方式。
5. 拓展延伸:结合课外资料,介绍作者生平、历史背景,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五、教学设计建议
1. 第一课时:
-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你了解诸葛亮吗?”引发学生兴趣;
- 朗读课文,初步感知内容;
- 教授重点文言词语,疏通文意;
- 小组合作,完成翻译练习。
2. 第二课时:
- 分析文章结构与写作特色;
- 探讨作者情感与思想;
- 进行课堂小测,巩固知识点。
3. 第三课时:
- 对比阅读其他类似文章;
- 写作训练:以“我眼中的诸葛亮”为题写一篇短文;
- 总结归纳文言文学习方法。
六、教学反思与建议
1. 教师反馈:
- 多数教师认为情境导入和小组合作能有效提升课堂活跃度;
- 部分教师提出应加强文言词汇的系统性讲解,避免学生混淆;
- 有教师建议增加文言文诵读环节,提升语感。
2. 改进建议:
- 加强文言文基础知识的复习与巩固;
- 提高教师自身文言文素养,提升课堂讲解质量;
- 鼓励学生多阅读经典作品,拓宽知识面。
七、后续工作安排
1. 各教师根据本次备课内容,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
2. 开展一次文言文专题公开课,由李老师主讲;
3. 组织一次文言文知识竞赛,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记录人:王老师
审核人:李老师
日期:2025年4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