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宣王好射》阅读答案及翻译】《齐宣王好射》是一篇具有深刻寓意的古代寓言故事,出自《战国策·齐策》,通过齐宣王与臣子之间的对话,揭示了人性中虚荣、自大和缺乏自知之明的弱点。文章虽短,却发人深省,值得细细品味。
原文:
齐宣王好射,谓左右曰:“寡人所好者,射也。”左右皆曰:“善。”于是,有献良弓者,曰:“此弓甚良,其力甚劲。”王曰:“吾观其形,亦不甚大;然其力必过人。”遂以千金买之。后试之,不能一发而中。王怒曰:“尔欺我!”左右莫敢言。
一人进曰:“王之好射,非为射也,乃为悦己耳。夫弓虽良,若无能射者,则亦无用。今王虽好射,而不能射,故虽有良弓,亦无益也。”
王曰:“善!”
翻译:
齐宣王喜欢射箭,他对身边的侍从说:“我最喜欢的就是射箭。”侍从们都附和说:“很好。”于是,有人献上一把好弓,说:“这把弓非常优良,力量很强。”齐宣王说:“我看它的样子并不大,但力量一定超过常人。”于是他用一千金买下了这把弓。后来他试着拉弓,却连一箭都射不出去。齐宣王生气地说:“你是在欺骗我!”身边的人都不敢说话。
这时,一个人上前说道:“大王喜欢射箭,并不是为了真正射箭,而是为了让自己高兴罢了。弓虽然好,但如果没有人能拉开它,那也是没有用的。如今大王虽然喜欢射箭,但自己却不会射,所以即使有好弓,也没有什么用处。”
齐宣王说:“你说得对!”
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1. 齐宣王为什么买下那把弓?
答:因为他听信了献弓者的夸赞,认为这把弓“甚良”“其力甚劲”,并且觉得它“不甚大”,但力量一定超过常人,因此决定高价购买。
2. 齐宣王为何最终愤怒?
答:因为当他试拉那把弓时,发现无法拉开,根本不能射出一箭,感到被欺骗,因此愤怒。
3. 那个人为什么要劝谏齐宣王?
答:因为他看出了齐宣王只是喜欢射箭的名声,而不是真正有射箭的能力,因此指出他买弓的意义不大,是出于虚荣心。
4.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答: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不要只追求表面的荣耀或虚名,而应注重实际能力和真实价值。同时,也提醒我们不要轻信他人之言,要有自知之明。
总结:
《齐宣王好射》虽然篇幅不长,但寓意深刻,通过对齐宣王行为的描写,批判了那些只重形式、不重实质的人。文章语言简练,结构紧凑,是一篇极具教育意义的寓言。在现代社会中,这种“好名不务实”的现象依然存在,值得我们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