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的毁灭》说课稿-20210413202031】一、教材分析
《圆明园的毁灭》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文章通过描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与最终被毁的历史,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和对侵略者暴行的痛恨。课文语言凝练,情感真挚,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和教育意义。
本课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
1.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圆明园的辉煌与毁灭之间的强烈对比。
2. 学习作者运用对比、排比等修辞手法表达情感的方法。
3.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增强民族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圆明园的辉煌与毁灭之间的对比,体会作者的情感。
难点: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圆明园毁灭的历史背景及其现实意义,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三、教学方法
本节课采用“情境导入—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情感升华”的教学模式,结合多媒体课件展示圆明园的历史图片与相关资料,帮助学生直观感受圆明园的壮丽与毁灭的惨烈。
四、教学过程设计
1. 情境导入(5分钟)
通过播放圆明园遗址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提问:“你看到这些画面有什么感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共鸣。
2. 初读感知(10分钟)
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圆明园有哪些特点?为什么会被毁灭?
3. 精读品析(20分钟)
分段讲解课文,重点分析以下几个部分:
- 圆明园的辉煌:通过描写建筑风格、园林景观、文物收藏等内容,展现圆明园的壮观与独特。
- 圆明园的毁灭:通过描述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过程,揭示侵略者的残暴与无耻。
- 作者的情感: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祖国文化遗产的热爱与对历史悲剧的痛心。
4. 合作探究(10分钟)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以下问题:
- 为什么圆明园会被毁灭?
- 如果你是当时的人民,你会怎么做?
- 我们应该如何铭记这段历史?
5. 情感升华(5分钟)
引导学生联系现实生活,思考如何以实际行动维护国家尊严与文化传承。鼓励学生树立远大理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
五、板书设计
```
圆明园的毁灭
辉煌:建筑宏伟、文物丰富、艺术精湛
毁灭:侵略者烧毁、民族屈辱、历史教训
感悟:珍惜当下、不忘历史、振兴中华
```
六、作业布置
1. 写一篇短文,谈谈你对“落后就要挨打”的理解。
2. 收集有关圆明园的历史资料,制作一份手抄报。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课堂的互动性与感染力。但在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历史事件的深层原因方面还有待加强,今后应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与批判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