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皎夜光原文翻译及赏析】《明月皎夜光》是一首出自《古诗十九首》的五言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时光易逝的感慨。全诗虽短,却蕴含着浓厚的情感与哲理,是汉代文人抒发内心情感的重要代表作之一。
一、原文
明月皎夜光,促织鸣东厢。
蟋蟀在堂,岁聿其莫。
今我不乐,日月其除。
无已大康,职思其居。
好乐无荒,良士休休。
二、白话翻译
明亮的月亮照耀着夜晚,蟋蟀在东厢房中鸣叫。
蟋蟀在堂前跳跃,一年又到了年末。
如今我若不快乐,日子便会悄然流逝。
不要沉溺于安逸,要时刻想着自己的职责。
以欢乐为乐而不荒废正事,这才是贤德之人的态度。
三、诗歌赏析
这首诗虽然篇幅不长,但内容丰富,情感真挚,反映了古代士人对人生、责任与生活的深刻思考。
1. 自然意象的运用
“明月皎夜光”描绘了一个宁静而清冷的夜晚,营造出一种孤寂、清幽的氛围;“促织鸣东厢”则通过蟋蟀的叫声,进一步渲染了夜深人静的环境,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短暂。
2. 人生感慨与劝诫
“今我不乐,日月其除”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当下生活的反思:如果不及时享受或努力,时间就会悄悄溜走。这不仅是对个人生活的提醒,也带有对人生无常的感叹。
3. 道德劝诫与生活态度
“无已大康,职思其居”强调了不要过度享乐,应时刻铭记自己的职责;“好乐无荒,良士休休”则是对理想人格的赞美——既能享受生活,又能保持节制与自律。
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既有对自然景象的描写,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探讨,体现了汉代文人细腻的情感与深刻的思考。
四、结语
《明月皎夜光》不仅是一首优美的田园诗,更是一首充满人生智慧的作品。它提醒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既要珍惜当下的美好,也要不忘肩负的责任。这种既浪漫又现实的态度,正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中庸之道”的体现。在现代社会,这首诗依然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值得我们细细品味与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