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白云的古诗17首】在中国古典诗词中,白云常被用来寄托诗人的情感与思绪。它既象征着高远、纯净,也寓意着飘渺、无常。自古以来,许多文人墨客在吟咏自然风光时,都会将白云作为重要的意象,借以表达内心的孤寂、超脱或对人生的感悟。本文精选17首描写白云的古诗,带您走进古人笔下的云海世界。
1. 《望庐山瀑布》——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注:虽未直接写“白云”,但“紫烟”与“云气”相映成趣,意境深远。
2. 《登鹳雀楼》——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注:诗中虽无“白云”二字,但“白日”与“云霞”意象相通,营造出开阔意境。
3. 《山中送别》——王维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
注:虽未提及“白云”,但诗中“山”与“云”常相伴,意境空灵。
4. 《行路难》(其一)——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注:“直挂云帆”一句,将白云与远大志向结合,气势恢宏。
5. 《题西林壁》——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注:诗中“云雾缭绕”的意境,暗含白云之影。
6. 《望洞庭》——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注:“白银盘”可引申为白云之态,意境清新。
7.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
注:此诗直接描写“无片云”的夜空,突出白云的缺席,别具一格。
8. 《春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注:诗中“白头”与“白云”意象相近,寄托忧国之情。
9. 《终南山》——王维
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注:此诗堪称描写白云的经典之作,“白云回望合”一句,意境悠远。
10. 《早发白帝城》——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注:“彩云”与“白云”同源,描绘出清晨的美丽景象。
11. 《绝句》——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注:“白鹭”与“白云”相映成趣,画面清新自然。
12. 《山居秋暝》——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注:诗中“空山”、“明月”与“白云”意境相通,营造出宁静氛围。
13. 《赠汪伦》——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注:虽未提“白云”,但诗中“桃花潭”与“白云”常共存于山水之间。
14. 《登金陵凤凰台》——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浮云”与“白云”意象相近,寄托思乡之情。
15. 《临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注:“云梦泽”与“白云”相连,展现湖光山色之美。
16. 《江雪》——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注:虽未写“白云”,但“雪”与“云”意境相似,营造出孤寂之感。
17. 《望岳》——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注:“曾云”即层云,与“白云”密切相关,意境壮阔。
这些诗篇或写景,或抒情,或寄志,皆以白云为媒介,传达诗人内心的情感与哲思。无论是“白云回望合”的静谧,还是“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迈,白云始终是中国古典诗词中不可或缺的意象之一。希望这些诗句能带您领略古人眼中的白云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