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原文,赏析】《满江红》是南宋著名词人岳飞所作的一首千古绝唱,以其激昂的爱国情怀、铿锵有力的语言风格和深沉的历史责任感,成为中国文学史上最具影响力的词作之一。虽然关于这首词是否为岳飞亲笔仍有争议,但其精神内核与历史背景早已深入人心,成为中华民族不屈精神的象征。
一、原文
```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
二、内容赏析
1. 情感激昂,气势磅礴
开篇“怒发冲冠”四字,便以强烈的动作描写展现作者内心的愤怒与激动,仿佛一股不可抑制的情绪喷涌而出。“凭栏处、潇潇雨歇”,则描绘出一个风雨欲来的场景,烘托出一种压抑与不安的氛围,为后文的情感爆发埋下伏笔。
“仰天长啸,壮怀激烈”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情绪,展现出词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和强烈责任感。
2. 人生感悟,警世之言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功名利禄的淡泊态度,同时也流露出对时光流逝、壮志难酬的感慨。他提醒世人不要虚度光阴,应珍惜青春,奋发图强。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这是整首词中最具有警示意义的句子,不仅是对个人的劝诫,更是对整个民族的呼唤,激励人们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不负韶华。
3. 家国情怀,忠义精神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这里直指北宋灭亡的历史悲剧,表达出对国耻未雪的愤懑与不甘。岳飞作为一位忠诚的将领,他的心中充满了对国家的热爱和对敌人的仇恨。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描绘了他誓死收复失地的决心,“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更是以夸张的比喻,展现了他对敌人刻骨的仇恨与必胜的信心。
4. 结尾升华,志向远大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这句词将全篇推向高潮,表现出作者坚定的信念与远大的抱负。他不仅希望恢复故土,更希望实现国家的复兴,最终迎来和平与荣耀。
三、艺术特色
- 语言简练有力:全词用词精准,节奏明快,富有节奏感和感染力。
- 意象鲜明:如“怒发冲冠”、“潇潇雨歇”、“云和月”等意象生动形象,增强了画面感。
- 情感真挚:词中情感层层递进,由愤怒到悲愤,再到坚定,情感丰富而真实。
四、结语
《满江红》不仅是一首词,更是一部心灵的史诗。它承载着一个时代的悲壮与豪情,也寄托着无数中华儿女对国家和民族的深情厚谊。无论时代如何变迁,这首词始终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勇敢面对困难,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的繁荣昌盛而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