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式折线统计图练习课(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通过练习,进一步掌握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和读图能力,能够根据实际数据正确绘制并分析复式折线统计图。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动手操作和问题探究,提升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统计知识的能力,培养数据分析意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统计知识的兴趣,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增强合作学习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 重点: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绘制与信息解读。
- 难点:理解两条折线所反映的数据变化趋势,并进行比较分析。
三、教学准备:
-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复式折线统计图示例、练习题材料。
- 学生准备:直尺、铅笔、彩色笔、练习本。
四、教学过程:
1. 情境导入(5分钟)
教师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复式折线统计图(如气温变化、运动成绩对比等),引导学生回忆复式折线统计图的基本结构和用途。提问:“你见过哪些复式折线统计图?它们能告诉我们什么信息?”
2. 复习旧知(8分钟)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相关知识点:
- 什么是复式折线统计图?
- 如何选择合适的坐标轴?
- 怎样区分不同的数据系列?
- 如何标注图例?
通过板书或课件展示关键点,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
3. 实践操作(15分钟)
教师提供一份实际数据表格(如某地两个季度的降水量对比),要求学生分组完成以下任务:
- 根据数据绘制复式折线统计图;
- 标注图例和单位;
- 分析两条折线的变化趋势;
- 小组内交流并汇报结果。
教师巡视指导,适时给予提示与鼓励。
4. 课堂练习(10分钟)
学生独立完成课本或教师提供的练习题,题目包括:
- 判断正误:判断给出的复式折线统计图是否合理;
- 绘制图表:根据给定数据绘制复式折线统计图;
- 分析问题:根据统计图回答相关问题,如“哪段时间增长最快?”“哪项数据变化最小?”
5. 总结提升(2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复式折线统计图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并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多观察、多思考、多实践。
五、作业布置:
- 完成练习册中关于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相关习题;
- 观察生活中的统计图表,尝试用复式折线图记录某一现象的变化情况。
六、板书设计:
```
复式折线统计图练习课
1. 绘制步骤:
- 确定横纵坐标
- 标注数据点
- 连接折线
- 添加图例
2. 读图要点:
- 观察趋势
- 对比分析
- 找出规律
3. 应用举例:
- 温度变化
- 成绩对比
- 市场销量
```
七、教学反思(教师课后填写):
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方式,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大部分学生能够独立完成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绘制与分析,但在图例标注和趋势描述方面仍需加强指导。今后可结合更多生活实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应用能力。
备注:本教案为原创内容,基于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编写,适用于课堂教学及教学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