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控制原理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在学习《自动控制原理》这门课程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要掌握系统的数学模型、稳定性分析、时域与频域响应等基本概念,还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应对期末考试,以下整理了一些常见的复习题目及其参考答案,供同学们参考和练习。
一、选择题
1. 控制系统中,开环传递函数的定义是:
A. 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之比
B. 控制器输出与被控对象输入之比
C. 系统输出与输入之间的传递函数
D. 反馈信号与误差信号之比
答案:A
2. 系统稳定性的判断依据是:
A. 系统的增益
B. 系统的极点是否全部位于复平面的左半部分
C. 系统的零点位置
D. 系统的阶数
答案:B
3. 根轨迹法主要用于分析系统的:
A. 稳态性能
B. 动态性能
C. 稳定性
D. 所有以上选项
答案:D
4. 二阶系统的阻尼比ξ=0时,系统响应为:
A. 振荡发散
B. 振荡衰减
C. 等幅振荡
D. 非周期响应
答案:C
5. Nyquist图用于判断系统的:
A. 稳定性
B. 响应速度
C. 精度
D. 所有以上选项
答案:A
二、填空题
1. 在单位反馈系统中,误差传递函数为 ________。
答案:1 / (1 + G(s)H(s))
2. 若系统的特征方程为 $ s^3 + 2s^2 + 3s + 4 = 0 $,则根据劳斯判据,该系统是 ________ 的。
答案:不稳定
3. PID控制器中的“P”代表 ________。
答案:比例控制
4. 系统的稳态误差与输入信号的类型有关,当输入为斜坡信号时,系统若为0型系统,则其稳态误差为 ________。
答案:无穷大
5. 根轨迹起始于 ________,终止于 ________。
答案:开环极点,开环零点或无穷远
三、简答题
1. 什么是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如何计算?
答: 闭环传递函数是指系统在反馈作用下的输出与输入之间的关系。其计算公式为:
$$
T(s) = \frac{G(s)}{1 + G(s)H(s)}
$$
其中,$ G(s) $ 是前向通道传递函数,$ H(s) $ 是反馈通道传递函数。
2. 简述奈奎斯特稳定判据的基本思想。
答: 奈奎斯特稳定判据是基于系统开环频率特性的图形分析方法,通过观察开环Nyquist图是否包围点 (-1, j0),来判断闭环系统的稳定性。若不包围该点,则系统稳定;否则不稳定。
3. 为什么说二阶系统的阻尼比对系统的动态性能影响很大?
答: 阻尼比 ξ 决定了系统的振荡程度和响应速度。当 ξ < 1 时,系统为欠阻尼,出现振荡;当 ξ = 1 时,系统为临界阻尼,响应最快且无振荡;当 ξ > 1 时,系统为过阻尼,响应缓慢但无振荡。因此,阻尼比直接影响系统的超调量、调节时间和振荡频率。
四、计算题
1. 已知某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
G(s) = \frac{K}{s(s+1)(s+2)}
$$
求: 当 K=2 时,系统的闭环特征方程,并判断系统是否稳定。
解:
闭环特征方程为:
$$
1 + \frac{2}{s(s+1)(s+2)} = 0
$$
化简得:
$$
s(s+1)(s+2) + 2 = 0 \Rightarrow s^3 + 3s^2 + 2s + 2 = 0
$$
使用劳斯判据:
$$
\begin{array}{c|cc}
s^3 & 1 & 2 \\
s^2 & 3 & 2 \\
s^1 & \frac{(3×2 - 1×2)}{3} = \frac{4}{3} & 0 \\
s^0 & 2 & 0 \\
\end{array}
$$
所有系数均为正,说明系统稳定。
2. 设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为:
$$
G(s) = \frac{1}{(s+1)(s+2)}
$$
求: 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表达式。
解:
单位阶跃输入的拉普拉斯变换为 $ \frac{1}{s} $,因此输出为:
$$
Y(s) = \frac{1}{s} \cdot \frac{1}{(s+1)(s+2)} = \frac{1}{s(s+1)(s+2)}
$$
进行部分分式分解:
$$
Y(s) = \frac{A}{s} + \frac{B}{s+1} + \frac{C}{s+2}
$$
解得:
$$
A = \frac{1}{2},\quad B = -1,\quad C = \frac{1}{2}
$$
因此,单位阶跃响应为:
$$
y(t) = \frac{1}{2} - e^{-t} + \frac{1}{2}e^{-2t}
$$
五、总结
通过对《自动控制原理》相关知识的系统复习,结合典型题目的训练,能够有效提升对控制理论的理解与应用能力。建议在复习过程中注重理解概念、掌握方法、多做练习,做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希望以上内容能对大家的复习有所帮助,祝大家考试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