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文 > 精选范文 >

中班打击乐教案小雨沙沙

2025-07-18 23:53:44

问题描述:

中班打击乐教案小雨沙沙,跪求好心人,拉我一把!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18 23:53:44

中班打击乐教案小雨沙沙】一、活动目标:

1. 通过欣赏音乐《小雨沙沙》,引导幼儿感受音乐的节奏和情绪,激发对自然声音的兴趣。

2. 让幼儿尝试用身体动作或简单乐器模仿“下雨”的声音,培养节奏感和合作意识。

3. 在活动中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增强幼儿的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

二、活动准备:

- 音乐《小雨沙沙》(可选用轻柔、富有节奏感的版本)

- 简单打击乐器:沙锤、铃鼓、三角铁等

- 图片或视频:雨天的场景,如雨滴落下、小树喝水等

- 教具:节奏图谱(可用图形表示不同节奏型)

三、活动过程:

1. 导入环节(5分钟)

教师出示雨天的图片或播放雨天的视频,引导幼儿观察并说说“你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提问:“下雨的时候,声音是怎样的?你能学一学吗?”

鼓励幼儿用声音或动作模仿雨声,如“沙沙沙”、“滴答滴答”。

2. 欣赏音乐(5分钟)

播放《小雨沙沙》音乐,让幼儿安静聆听,感受音乐的情绪和节奏。

提问:“这段音乐听起来像在说什么?你感觉它是在下什么样的雨?”

3. 节奏练习(10分钟)

教师带领幼儿拍手、跺脚,模仿雨滴落下的节奏。

例如:

- “沙沙沙”——拍手

- “滴答滴答”——拍腿或跺脚

引导幼儿跟随音乐节奏进行动作练习。

4. 打击乐演奏(15分钟)

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分配不同的打击乐器,如沙锤、铃鼓、三角铁等。

教师出示节奏图谱,引导幼儿根据图谱节奏进行演奏。

例如:

- 沙锤:沙沙沙(模仿雨声)

- 铃鼓:滴答滴答(模仿雨点落下)

- 三角铁:叮叮当(模拟雨滴落在水洼的声音)

鼓励幼儿合作演奏,注意节奏的统一和配合。

5. 创意表演(5分钟)

请幼儿自由组合,用身体动作和乐器共同表现“下雨”的情景。

可以加入简单的舞蹈动作或情景扮演,如“小树喝水”、“小花点头”等。

6. 小结与延伸(5分钟)

教师总结本次活动内容,表扬幼儿的表现,并鼓励他们在生活中多观察自然现象,感受音乐与生活的联系。

可以布置一个小任务:回家后听一听雨的声音,试着用家里物品发出类似的声音。

四、活动延伸建议:

- 在区域活动中提供各种材料,让幼儿探索不同的“雨声”。

- 结合语言活动,讲述关于“下雨”的故事或儿歌。

- 开展绘画活动,画出“下雨天”的场景。

五、注意事项:

- 活动中注意控制音量,避免影响其他班级。

- 提醒幼儿爱护乐器,使用后及时归位。

- 关注个别幼儿的表现,给予适当的引导和鼓励。

六、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以“小雨沙沙”为主题,通过音乐、动作和打击乐的结合,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音乐的魅力。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丰富乐器种类,增加互动环节,提升幼儿的参与度和创造力。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