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这样的老师》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目标
- 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文章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
- 学习作者通过细节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 通过朗读、讨论、分析等方式,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 引导学生从文本中体会人物性格和情感变化。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 感受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和关爱,培养学生尊重老师、感恩教育的情感。
- 培养学生对“好老师”标准的思考与认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 教学重点:理解“这样一个老师”的形象特点,分析其教育方式对学生的影响。
-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经历,思考“什么样的老师才是好老师”。
三、教学准备
- 教师:多媒体课件、课文原文、相关背景资料、教学设计。
- 学生:预习课文,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完成初步阅读笔记。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
1. 提问导入:
“你心中理想的老师是什么样的?他/她有哪些特点?”
鼓励学生自由发言,激发兴趣。
2. 引出课题: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文章,讲述的就是一位与众不同的老师。让我们一起走进《一个这样的老师》,看看他是谁,又是如何影响学生的。”
(二)初读感知(10分钟)
1. 学生默读课文,圈画关键语句。
2. 教师引导学生概括文章主要
- 文章讲述了“我”在小学时遇到的一位特别的老师,这位老师不按常规教学,用独特的方式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和自我管理。
- 最终,“我”在老师的引导下逐渐成长,并对老师产生了深深的敬意。
(三)精读品析(20分钟)
1. 人物形象分析
- 教师形象:
- 不循规蹈矩,敢于打破传统教学模式。
- 有耐心、有智慧,善于启发学生。
- 学生形象:
- 初期调皮、懒惰,但在老师的引导下逐步改变。
2. 语言品味
- 选取文中的典型语句进行赏析,如:“他没有像其他老师那样布置作业,而是让我们自己制定计划。”
-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通过细节描写传达的情感和思想。
3. 小组讨论
- “你觉得这位老师的做法合理吗?为什么?”
- “如果你是这位老师的学生,你会怎么想?”
(四)拓展延伸(10分钟)
1. 联系实际
- 让学生分享自己身边“特别”的老师,或自己曾经遇到的有影响力的老师。
-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样的老师最值得尊敬?
2. 情感升华
- 教师总结:
“每一位老师都有自己的风格,但真正的好老师,一定是用心去教、用爱去陪伴的人。”
(五)课堂小结(5分钟)
- 回顾本节课所学
- 了解了“一个这样的老师”的形象及其教育方式。
- 学会了从细节中感受人物性格和情感。
- 布置作业:
- 写一篇短文,描述你心目中的“一个这样的老师”。
- 或者,写一封给某位老师的信,表达你的感激之情。
五、板书设计
```
《一个这样的老师》
一、人物形象
- 老师:独特、智慧、有耐心
- 学生:从调皮到成长
二、教学方式
- 不拘一格,注重启发
三、主题思想
- 尊重老师,感恩教育
- 好老师的标准:用心、有爱、有方法
```
六、教学反思(教师自评)
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激发了学生的情感共鸣。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加强对学生个性化表达的引导,鼓励他们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提升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