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园始终坚持以幼儿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全面贯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积极探索和实践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德育教育模式。通过家园共育、环境熏陶、课程渗透等多种途径,不断提升幼儿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
一、加强师德建设,提升教师育人意识
教师是幼儿成长过程中的重要引导者,其言行举止对幼儿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我园高度重视教师队伍的师德建设,定期组织师德专题学习,强化教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通过开展“师德标兵”评选、师德演讲比赛等活动,进一步激发教师爱岗敬业、关爱幼儿的职业情怀,营造了良好的育人氛围。
二、优化校园环境,营造德育氛围
良好的环境是德育教育的重要载体。我园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利用走廊、教室、活动区等空间,布置富有教育意义的图文展板和主题墙饰,如“文明礼仪小标兵”、“感恩父母”、“爱护环境”等,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同时,结合节日教育,开展“端午节包粽子”“中秋节赏月”等传统文化活动,增强幼儿的民族认同感和文化自信。
三、丰富德育活动,深化主题教育
我园坚持将德育融入一日生活之中,围绕“爱国、诚信、责任、感恩、合作”等核心价值观,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如“我是小小志愿者”“帮助他人我快乐”“爱护公共财物”等实践活动,让幼儿在参与中体验情感,在体验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此外,还通过故事讲述、情景表演、绘本阅读等形式,引导幼儿学会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关心他人。
四、加强家园共育,形成教育合力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我园积极搭建家园沟通平台,通过家长会、亲子活动、家访、微信群等方式,及时向家长传达德育理念,引导家长树立科学的育儿观。同时,鼓励家长参与幼儿园的德育活动,共同关注孩子的行为习惯和品德发展,形成教育合力,实现家园共育的目标。
五、注重评价激励,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为了更好地了解幼儿在德育方面的表现,我园建立了多元化的评价机制,包括教师观察记录、幼儿自我评价、同伴互评以及家长反馈等。通过“德育成长档案”的建立,全面记录幼儿在礼貌待人、遵守规则、关爱他人等方面的表现,并给予适当的鼓励和引导,帮助幼儿不断进步、健康成长。
总之,本学期我园在德育工作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仍存在一些不足,如个别幼儿行为习惯有待加强,家园互动还需进一步深化。今后,我园将继续坚持以德育为核心,不断创新德育方法,提升教育实效,努力培养出更多具有良好品德和健全人格的幼儿。